|
|
|
|
|
|
|
|
ISBN |
9789574325252 |
定价 |
NT270 |
售价 |
RM42.20 |
作者 |
張成秋
|
出版社 |
台灣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 |
2017-04-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2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莊子篇目考》為莊學考據之作,上溯其原始,下究其流變,中審其篇章,旁求其佚文,歸納分析之。主論《莊子》一書實非出自一人之手,然未損莊學真義,作者蒐羅史料、明辨慎思,除源流考辯,兼以論敘註解,匯集治學珍貴史料。收錄李漁叔先生序,及張成秋先生自序。
本書特色
1.本書匯集治學珍貴史料,為莊學考據之大作。
2.為治莊學或道家學說者必備參考圖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李序
自序
第一章 今本莊子三十三篇之形成
一、問題之產生
二、莊子書之原始面目
三、漢志五十二篇本
四、由五十二篇本演成今本三十三篇之過程
五、各本之關係
六、結論
第二章 莊子內外雜篇之區分
一、對於莊書編纂應有之基本認識
二、內外雜篇分自何人
三、內外雜篇之分篇標準
四、內外雜篇之作者問題
五、內外雜篇之比較
六、內篇要旨
七、莊子內外雜篇互證
八、內外雜篇之價值
第三章 莊子篇章之移易與分合考
一、第一類:內外雜篇相互間之移易或分合
二、第二類:內篇部分之移易或分合
三、第三類:外篇部分之移易或分合
四、第四類:雜篇部分之移易或分合
第四章 分篇討論:內篇部分
一、逍遙遊第一
二、齊物論第二
三、養生主第三
四、人間世第四
五、德充符第五
六、大宗師第六
七、應帝王第七
第五章 分篇討論:外篇部分
一、駢拇第八
二、馬蹄第九
三、胠篋第十
四、在宥第十一
五、天地第十二
六、天道第十三
七、天運第十四
八、刻意第十五
九、繕性第十六
十、秋水第十七
十一、至樂第十八
十二、達生第十九
十三、山木第二十
十四、田子方第二十一
十五、知北遊第二十二十六、
第六章 分篇討論:雜篇部分
一、庚桑楚第二十三
二、徐无鬼第二十四
三、則陽第二十五
四、外物第二十六
五、寓言第二十七
六、讓王第二十八
七、盜跖第二十九
八、說劍第三十
九、漁父第三十一
十、列御寇第三十二
十一、天下第三十三
第七章 莊子佚篇佚文考
一、莊子佚篇考
二、莊子佚文考
附:本書重要參考書目一覽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張成秋教授
遼北省西豐縣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嘗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同時取得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的教授資格。張教授深受傳統的國學訓練,具有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傳統國學講究義理(學術思想)、辭章(文學)、考據(考證)並重,使學問能顛撲不破、有根有據。張教授一生服膺此點,並以思想文化之發揚、導正,為文學之神聖使命。他是易經學會、中國哲學會、孔孟學會會友,老莊學會會員兼理事。執教中國文哲凡四十年,著有《詩序闡微》、《關於詩經與詩序的幾個問題》、《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莊子篇目考》等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