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今日我們彈指可得的便捷生活,需要前人付出多少心力?從清代劉銘傳於臺北城點燈開始,臺灣電業悠悠走過百年歲月,歷經烽火動盪,不僅帶來了絢爛的輝煌繁華,更留下豐富的史蹟遺產與人文光輝。 臺灣早期發電廠多以水力為主要發電方式,因此多數電廠都位在山水秀麗之處,不過卻也因為這樣鮮少為人所知。本書採用遊記的形式,透過兩位採訪者的主觀視野探索臺灣電業發展的歷史,同時記錄附近自然景觀、當地特色景點,以台電的專業為背景,發掘其中的人文風采和文化底蘊。由非電能專業者(旅遊者)的角度出發,讓一般讀者能夠貼近看似冷僻、遙遠能源議題,藉此引起更多讀者對電業的興趣。 書中所載的電廠都有一定的歷史,有從日據時期一路運轉至今的、有日據時期未竣工的、有日據時期便開始規畫的。而一座電廠的誕生不但要投入鉅額的資金和時間,動工前的勘測、評估,以及後續的建造過程也都必須投入大量人力,同時得冒極大的風險。因此在享受便利能源之餘,不妨透過文字,回顧那走過動亂的時代、經歷史洪流的淘洗仍然屹立不搖、撐起臺灣電業的百年電廠一起追憶那個「電基」初定的年代!
令人著迷的老電廠 陳學聖 與自然共生 朱文成 前言 旅程的前奏曲 孟邑儒、廖偉鈞 山水鍾萃/大甲溪發電廠 前世今生/北部火力發電廠 碧濤晚照/高屏發電廠 玉界瓊田/濁水溪系統 菊島蒼波/澎湖火力發電廠 平蕪野塘/蘭陽發電廠 林泉千疊/東部發電廠 小徑青簷/東興發電廠 暮雲朱閣/桂山發電廠 後記 社會的人,台電的史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總策畫/陳學聖 第九屆立法委員,曾任中國時報記者、臺北市議員、第四、五、八屆立法委員、桃園縣文化局長,長期關注文化、教育議題。曾修訂文化資產保護法、博物館法、電影法、水下資產保護法等,亦對於環境保護不遺餘力,並同時關注動物保育議題,嶄露對於臺灣土地上文化歷史保存與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關懷。 採訪.撰稿/孟邑儒 1996年生,2014年入學臺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高中便對公共事務產生興趣,相信許多議題背後都存在被主流意見忽略的重要價值,正如在政治風波中被埋沒的台電貢獻。比起熱血投入社運支持特定立場,認為更重要的是觀察不同面向、傾聽各種聲音。大學在維持成績水平的前提下擔任立委、議員助理,也從事國際志工在泰北服務,希望除了腦袋知識外也能獲取實務經驗。 採訪.撰稿/廖偉鈞 1995年生,2013年入臺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雙主修歷史系、輔修中文系。平時除了經常在國樂社及書法社轉悠外,還嗜讀孟子及易經,同時是重度哆啦迷。在睡覺和美食外,對於媒體改革議題、當代中國民主問題及中西文化差異問題也都有濃厚的興趣。2015年任陳學聖委員助理,與邑儒一起跑遍全臺灣,記錄下百年老電廠的點點滴滴。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