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全文從坐落「打水灣」旁的一塊土地談起,那原本是1864年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打算用來建造領事館的地方,後來被駐北京公使阿禮國(Rutherford Alcock)轉贈給在打狗的外國人社群作為墓園之用。墓園於1871年啟用,至1896年間,共39位外國人在此安息。 全文約有三大主題,一是土地產權、二是墓園與配置、三是人物故事。從土地取得著手,李夢哲運用英國檔案娓娓敘述,土地如何從領事館預定地變成外國人墓園的歷史轉折,以及歷經日治乃至戰後,歷代政權對於墓園土地產權的管理政策。不僅如此,作者悉心考察墓園的主人、原貌和配置,並細膩且深入地刻劃長眠於此的外國人,有船員、有貿易商、有海關關員,更不乏具時代指標的人士,如英國領事霍必瀾(Pelham Laird Warren)的妻子霍瑪麗(Mary Warren)、打狗稅關代理稅務司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以及英國長老教會牧師李庥(Hugh Ritchie)等。 作者很擅長說故事,透過眾多事件的起承,勾繪故事原委、建構歷史脈絡,無疑地,這是一本有關十九世紀在打狗的外國人事跡的重要作品。 專文推薦 高雄市市長 陳菊/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尹立 張守真:前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文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林世超: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麥漢鳴:文史工作者
作者簡介 龔李夢哲 英籍作者龔李夢哲(David Charles Oakley)是位台灣女婿,住在高雄已有二十多年。他是個很典型的英國學者,治學嚴謹,重視邏輯分析與論證。作者研究的內容十分多元,舉凡愛河流域的淵源及生物種類、狐仙傳說、台灣歷史英雄傳奇、英國領事及領事館,甚至檳榔及檳榔西施文化等等,皆曾是作者著墨的主題。著作有《臺灣第一領事館:洋人、打狗、英國領事館》。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