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導言 第一章 如何看待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理論視野 一、自由市場論與結構學派 (一)自由市場論 (二)結構學派與東亞爭論 (三)東亞政府干預為何成功? 二、啟始條件與非政策因素決定論 (一)啟始條件與殖民遺產 (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因素 (三)南韓關於日本殖民統治影響的討論 三、為何發展:發展意志的來源 四、台灣戰後發展成因的不同解釋 (一)殖民遺產與延續說台灣版 (二)黨國與公營企業 (三)中國近代史領域中關於國民政府的討論 五、結語 第二章 台灣戰後工業化是否日殖時期的延續:論日本殖民遺產的影響 一、殖民經濟發展綜述與比較 二、以米糖為中心的殖民經濟 三、日殖時期的工業:製糖與軍需工業 四、工業飛地與發展方向問題 五、歧視性的職業與教育政策 六、結語 第三章 台灣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1949-1953 一、推動現代土地改革的理論性說法 二、台灣土地改革為何發生:歷史性探討 (一)孫中山聯俄容共 (二)國共決裂與競爭 (三)國共競爭的歷史脈絡 (四)近來相關的翻案文章 (五)美國與其他因素 三、台灣土地改革得以成功的客觀條件 (一)日殖地政基礎及戰後進一步改進 (二)農復會 (三)土地行政體系與人才 四、土地改革的直接效果 (一)三七五減租 (二)公地放領與地籍總歸戶 (三)耕者有其田 (四)產量成長與生產效率的改進 (五)靜態的分配效益 (六)農業剩餘的流出與徵收 (七)社會面影響 (八)農村工業化、城鄉差距與所得分配 五、土地改革在制度面的影響 (一)對傳統業佃制度的有限衝擊 (二)都市出租耕地免徵之影響 (三)新自耕農轉為都市地主? (四)農地不再能作為投資標的 (五)土地產權的現代化與土地增值 1. 土地產權的現代化 2. 無剝奪的積累 3. 土地增值的資本化 (六)農業生產模式 六、結語 第四章 台灣戰後經建體制的萌芽 一、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行政現代化 (一)國府建立現代化政府的努力 (二)中央政府財政薄弱 (三)行政現代化與經建體制 二、以工業救國的資源委員會 (一)資委會的前身:國防設計委員會,1932-1935 (二)資委會之成立與發展,1935-1945 1.抗日戰爭前的發展 2.抗戰時期的建設 (三)資委會的組織與人才培訓 1.人才培訓與管理 2.派員赴歐美實習 3.行政自主與財務相對獨立 (四)戰後在大陸的接收與復產工作,1945-1949 1.戰後接收日偽產與擴張 2.復產與建設的失敗 三、資委會來台接收日產,1945-1949 (一)來台接收的背景 (二)資委會來台接收十大公司 (三)資委會在台企業恢復生產 四、國民政府遷台初期,1949-1953 (一)資委會本部之留守大陸與生管會的成立,1949 (二)省府生管會與尹仲容的作用,1949-1953 (三)美援下的行政院財政經濟小組委員會,1951-1953 (四)蔣中正對財經政策的領導作用 五、小結 第五章 台灣戰後經建體制的形成與發展,1953-1970 一、經濟安定委員會的成立,1953-1958 (一)以省府為重心的經濟執行單位,1949-1953 (二)1953年經濟機構的調整 二、台灣第一個產業政策單位:經安會下的工業委員會 (一)資料來源:近史所經濟部門數位化檔案 (二)尹仲容團隊的組成 (三)工委會的時代使命 (四)延續性任務:資源分配與管制 (五)選擇贏家:經濟四年計畫與新興工業計畫 (六)工委會處理工業計畫之程序 (七)充足的政策工具 (八)美援作為政策工具 (九)有條件的扶植與發展願景 三、經安會1958年之改組與其後之延續 (一)由總統推動的「行政革新」 (二)推動發展需要跨部會協調 (三)經安會的裁撤與歸併 (四)工委會產業政策的延續:改組後的美援會1958-1963 (五)產業政策逐步進入體制:經合會與工業局1963-1970 四、面向國際的政策大轉向: 1958年外匯貿易改革 (一)戰後初期的多元複式匯率 (二)為何要外貿改革:藉由促進出口來推動產業升級 (三)外匯貿易改革成功開啟出口導向時代 五、以實業救國的儒官這一代人 (一)這一代「財經官僚」的背景 (二)使命感、能力與發展願景 (三)當事人的言行 (四)小結 六、結語 附錄5.1 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組織規程 附錄5.2工業委員會推動新興產業計畫相關會議摘要(1953/8─1958/7) 附錄5.3美國經濟援助相關機構的沿革 第六章 國民政府的公民營政策 一、前言 二、採公營、民營抑或外資的相關理論 三、國府在大陸時期的公民營政策 (一)資源委員會的位置 1.國府為何設立公營的中國紡織建設公司? (二)大陸時期國府的公民營政策 (三)1949年之後的國府公營企業 四、國府在台灣戰後初期的公民營政策 (一)台灣公部門工業的建立 (二)1945-1953年公民營部門的發展趨勢 (三)國府在大陸與台灣的公民營政策比較 1.黨營事業 (四)小結 五、政商關係與公民營企業 (一)公營企業的制度與歷史性分析 (二)台韓產業結構的比較與中小企業的空間 六、結語 第七章 台灣戰後民營資本的發展,1945-1970 一、前言 二、1945年之前的發展 (一)51大集團企業1945年之前的經驗傳承 三、戰後1945到1949年的變化 (一)民營部門「接收」日產 (二)民營工廠的增長 (三)貿易、商業與其他 (四)51大集團企業當時的情況 四、1949年後產業政策的推展與民營資本的角色 (一)1950年代的進口替代產業政策與土地改革 (二)1958年以後的出口導向成長 (三)51大集團在1949年以後的發展 (四)第一代資本家的既有條件 五、特許行業與其他 (一)水泥業 (二)人壽與產物保險業 六、結語 第八章 台灣棉紡織業早期發展的案例 一、前言 二、日殖時期的棉紡織業 三、棉紡織業在戰後初期的發展 (一)接收復產與擴張 (二)代紡代織政策 四、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 五、發展人造纖維產業 六、第二次進口替代:人纖原料產業 七、經驗檢討 (一)產業政策上多次適應性的改變 (二)政策思維的重要性 八、與其他國家經驗的比較 (一)亞洲國家早期棉紡織品自給率比較 (二)台灣出口附加價值較高 (三)香港案例 (四)哥倫比亞案例 (五)近年拉丁美洲發展狀況 九、相關的政治經濟分析與爭議 (一)政策空間 (二)相關爭議 十、結論 第九章 台灣發展經驗的普世意義 一、發展的意志與條件 二、威權統治與現代化計畫 三、國府發展模式的限制 四、台灣發展經驗的普世教訓 附錄 台灣戰後初期經濟成長相關統計 參考文獻 出版說明 圖目次 圖2.1 台灣出口市場分布比例,1897-2010 圖2.2 米糖在台灣出口中所佔比例,1897-1980 圖6.1台灣工業產值公民營分配比例,1952-2011 附圖A1 GDP依產業分配,1952-2013 附圖A2 出口占GDP之比例,1952-2013 附圖A3 貿易餘額,1952-2013 附圖A4 部門別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數額,2011價格 附圖A5 固定資本形成:部門別成長率(十年平均) 附圖A6 賦稅收入佔GDP比例,1955-2010 附圖A7 財政餘絀佔歲入淨額比例,1962-2010 表目次 表I 各國的實質人均所得,1950-2008 表2.1 各國經濟成長指標,1913-1950 表2.2 日殖時期工業產值的業別比例 表2.3 日殖時期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台日資所佔比例 表2.4 工業部門各產業的員工數目,1920-41 表2.5 總督府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務人員人數分布 表2.6 台北帝國大學畢業學生人數,1930-1943 表2.7 三所高等專門學校台籍畢業生人數及比例 表3.1 受各項土地改革措施影響之耕地面積與農戶數,1949-1953 表3.2 台灣農戶數,1937-1980 表3.3 台灣農業所得份額之變化,1911-1960 表3.4 台灣農業與非農業部門間之資本流通,1911-1960,每五年之平均值 表3.5 台灣學齡兒童就學率 表3.6 農家與非農家所得差距比率,農家所得中非農所得比例 表4.1民國時期中國產業資本總額與分配比例 表4.2 台灣省接收日資企業撥歸公營一覽表,及資委會估算接收企業資產實質 表4.3 台灣電力公司戰後初期員工人數 表4.4 資委會在台企業主要產品復產進度,1946-1949 表5.1工委會成立時的主要成員,1953 表6.1抗戰前後中國產業資本之分配 表6.2 台灣戰後早期公民營工廠數目及業別 表6.3 二戰前後中國大陸與台灣工業資本構成 表7.1 台灣51大集團企業,1971 表7.2 台灣51大集團企業創始人經歷,1971 表7.3 戰後初期的水泥產業 表7.4 戰後早期的產物保險公司 表7.5 戰後早期的人壽保險公司 表8.1 台灣棉紡織業設備,1945-1966 表8.2 台灣棉紗棉布產量、進口量與自給率,1946-1955 表8.3 台灣棉紗進口與內外銷的近似有效匯率,1953與1966年 表8.4 台灣棉紡織品出口金額 表8.5 台灣石化工業的中上游(紡織業部分) 表8.6 台灣紡織產業所需中間投入之進口比例,1969-2001 表8.7 亞洲地區棉紡品自給率,1951-1960 表8.8. 美國807.00及806.30條款下進口品之當地附加價值比例變化 表8.9 香港與台灣紡織品與成衣出口的全球份額比較,1980-2012 表8.10 各時期台灣前十大棉紡廠商占總棉紡錠數之比重 表8.11 台灣重要紡織品產量,1946-2013 表8.12 台灣紡織相關產業產值,1951-2012 表8.13 台灣人造纖維年產量,1958-2012 附表A1 GDP相關指標,1951-2013 附表A2a 固定資本形成,1952-20135 附表A2b 固定資本形成:部門別成長率(五年平均) 附表A3 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臺投資佔台灣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之比例,1952-2013 附表A4 對外貿易,1952-2013 附表A5 進出口之構成,1952-20131 附表A6 利率、匯率與物價變動率,1952-2013 附表A7 美援相關指標,1951-1968 附表A8 工業年成長率,1952-2013 附表A9 製造業中分類生產指數(以生產淨值為權數,1970=100),1946-2013 附表A10 製造業中分類生產淨值結構變動,1971-2014 附表A11 戰後早期重要工業產品產量,1952-1970 附表A12 部門別就業人數與分配比例,1952-2013 附表A13 工業平均薪資,1953-2013 附表A14 社會指標 附表A15 台灣戰後歷任經濟部長任期,1949-2014
作者簡介 瞿宛文 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大學城鄉所與經濟系兼任教授,曾獲第一屆孫運璿學術獎最佳書籍獎。研究著重於台灣與東亞經濟發展,近來也開始探討中國經濟相關議題。曾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與社長。著作包括與安士敦(Alice H. Amsden)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經濟成長的機制》;《公與私之間:台灣經濟發展的另類思考》。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