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頭書】發明學,改變世界:人類如何發明出手機、防感染導管、電腦搜尋系統、3D列印……等事物,改變我們的生活(如欲購買新書請洽客服)
|
|
Inventology: How we Dream Up Things That Change the World |
|
|
|
|
|
|
|
|
ISBN |
9789863593324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29.70 * (-50%)
|
作者 |
姵根‧甘妮蒂
|
译者 |
吳程遠 |
出版社 |
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6-12-29 |
装订 |
軟精裝. 部份全彩. 30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什麽是回頭書?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研發新產品或創業前,你必須知道的「發明學」!
以前的發明 現在的發明
將畢生儲蓄賭在研發的商品 用3D印表機做個模型,注冊帳號即可募資
數個月等待消費者的意見回饋 不到一周就有一堆潛在消費者提供建議
大型 R&D 部門才有高科技設備 網路上有各種客制化專業服務
專業難題只能依靠專業社群解決 專業問題上網供各領域專家提供新解答
各領域資料只存放在自家公司 各種大數據公開任君使用
從以上對比可知,現今可說是人類史上發明的高峰期以及轉捩點,研發工具不再集中於工廠式的R&D部門,透過網路的便利性,我們隨時可以結合各領域的專業服務,甚至十五歲的高中生,就靠著一台電腦和搜尋學術論文,研發出了胰臟癌測試紙,轟動醫學界!
所有的研發工具都攤在我們眼前了,你需要的只剩下:學會如何發明。以往「發明」總是披著一層謎樣的薄紗:靈光閃現、做了一場夢,就發明出一樣新產品。然而《發明學,改變世界》這本書的作者告訴你:你也可以學會如何「發明」,改變世界。
作者曾應邀替《紐約時報雜誌》撰寫「那是誰發明的?」專欄,採訪了多位有趣、重要的發明家,報導他們的產品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例如:
◎手機: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話的通訊便利時代,還是有人預見我們渴望可移動、能隨時隨地和別人連繫的手機。
◎搜尋系統:早在尚未有個人電腦的一九三○年代,已經有人預測未來會出現如google這種快速蒐集資料的電腦技術。
◎3D印表機:打破傳統費時的鑄造模型方法,層層堆疊的3D列印技術讓汽車工業和人體組織醫療技術取得更大的突破。
◎防感染導管:每年美國有三萬人死於導管細菌感染,於心不忍的醫生動手研發可預防感染的導管,拯救更多病患。
其實,你我都是發明家,一定設計過某樣小工具,讓工作和生活更順利。因著工業革命而產生的大型R&D雖然曾經盛行一時,然而今日「個人發明家」已經慢慢重又成為主流。《發明學,改變世界》這本書中的許多故事,讓你了解「發明學」的最新趨勢!
名人推薦
各領域專家專文推薦
李紹唐 前台灣甲骨文分公司總經理
鄭志凱 矽谷創投Acorn Pacific Ventures 共同創辦人
宋世祥 國立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學程專案助理教授
謝宇程 教育與人才培育課題作家
科技/文化人一致好評(依姓名筆畫排列)
Felix Lin 「創客閣樓」召集人
莊智超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創辦人
許毓仁 立法委員/TEDxTaipeir創辦人暨TED亞洲大使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若你想問我創業需要怎樣的條件,可讀讀這本《發明學,改變世界》,先找到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再發明一樣能解決問題的產品,相信有了這樣的產品後,再結合有利的商業模式,你必定會創業有成。——李紹唐 前台灣甲骨文分公司總經理
人在反覆做一件相同事情的時候、在遇見一個難解的問題的時候,就會想要找出一個新的方法,更好、更快、更省力。這種動機是天生的,但現實生活裡,有人創造發明能力強,有人弱。於是不免產生一個問題:發明可以學習嗎?本書作者姵根˙甘妮蒂長期寫文章介紹發明的故事,廣泛的涉獵讓她確信發明有方可循,因此創造了「發明學」(Inventology)這個字眼。——鄭志凱 Acorn Pacific Ventures 共同創辦人
提到發明,我們除了羨慕那些充滿創意的發明家外,是否能有一個具體的方法,讓「發明」重新回到整個社會之中呢?更具體地說,在我看來,我們需要找回「發明學」,以及能讓「發明歷程」能夠運作的友善文化。本書正是以此為目標、帶我們找回發明的價值。——宋世祥 國立中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學程專案助理教授
將發明從「拚機率」,變成一個可操作,可評估、可練習的「學問」,是這本書的主旨和重大價值。一個訓練我們「讀熟考古題」的教育,足以讓一個人才變廢材、讓社會與產業集體病危。在目前的情境下,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們的自救手冊。——謝宇程 教育與人才培育課題作家
本書以全新的觀點闡述了發明的過程,充滿知識和啟發。——Publisher Weekly
「發明」可以成為一門真正的學問,研究者開始研究這主題,老師也在教授這門學問。一些二十一世紀的產物(募資、3D列印)已經打破了新概念和有用產品之間的障礙(金錢、時間),因此創新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本書清楚描繪了發明家是怎麼思考和創作的。——Kirkus
關於創新的研究,本書觸及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觀點:如果你系統地探索新的經驗、觀點、人物,以及地點,你很可能就會發現讓人驚艷的創新點子。——The Creativity Guru網站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文一 想創業,先發明一個可解決消費者潛在問題的產品 李紹唐
推薦文二 別輸在創新發明的起跑點上 鄭志凱
推薦文三 發明即是創造新的希望 宋世祥
推薦文四 發明不是「拚機率」,而是可練習的「學問」 謝宇程
引言 那些東西是誰發明的?
第一部 尋找問題
第一章 火星人時差
第二章 使用者—發明家
第三章 踏進別人的鞋子裡
第四章 意見回饋的未來
第二部 偶然的發現
第五章 超級好運的發明家
第六章 戴著護目鏡看數據
第七章 MIT第20號大樓
第三部 預言.想像未來
第八章 未來科技的滋味
第九章 搜尋引擎@一九三九
第十章 心靈深處的R&D實驗室
第十一章 如何時光旅行
第四部 連結
第十二章 興趣廣泛的人有福了!
第十三章 請容許我擁有這個小天地
第十四章 為什麼事情一定非如此不可呢?
第五部 承擔及教育下一代
第十五章 紙眼睛,看得更遠
第十六章 東敲西弄:教育篇
綜論 其實,未來早已到來!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姵根.甘妮蒂
曾應邀為《紐約時報雜誌》撰寫專欄「那是誰發明的?」(Who Made That?),追蹤報導有關創新、創意和發明的事件,本書即以該專欄文章為基礎寫成。
甘妮蒂畢業於衛斯理大學,主修美國研究,之後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專攻小說。因此對大眾文化及文學均甚有研究,她曾獲麻省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學者獎學金」(MIT 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在MIT進修研究科學傳播。她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波士頓大學等教授寫作。
甘妮蒂的寫作十分多元化,除了《紐約時報雜誌》之外,也曾替《波士頓環球報》等多家媒體撰寫各種題材的文章,並出版過十本書,包括三本小說。其中《布拉克•列文斯通》(Black Livingstone)為《紐約時報》選書,《獨身主義者》(Spinsters)則為「邦諾連鎖書店發現特選書」。
譯者簡介
吳程遠
美國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大學畢,主修物理和數學;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物理碩士。曾任台灣大學物理系助教、《牛頓》雜誌科學主編、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研發主編、《天下》雜誌出版部編輯總監、遠流出版公司財經企管與科學叢書總編輯兼《科學人》雜誌編輯總監,現為「讀書共和國」社長編輯室特別助理。前往美國念大學之前,曾在飛利浦轄下的皇冠電子廠任職學徒,四年期間在電子工程部、機械工程部、生產線、工業工程部、金工部、木工部、倉庫、印刷電路部、儀器維修部等部門受訓及工作,充分明瞭工廠工人工作環境之苦,以及領略用創意工作、提高效能之樂。
曾翻譯《創意工廠MIT》、《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別鬧了,費曼先生》、《這個不科學的年代!》、《大策略家》及《行善的誘惑》等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