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363099 |
定价 |
NT240 |
售价 |
RM37.50 |
优惠价 |
RM33.38 *
|
作者 |
洪朝枝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
|
出版日期 |
2016-12-30 |
装订 |
平裝. 部份全彩. 16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臺灣文學評論》季刊資深作家 洪朝枝
回憶1950年代那追求自由民主的臺大校園
作者於1952年~1956年在臺大外文系渡過四年的大學時光。當時,因為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來臺,許多名教授匯集到臺大校園:傅斯年、錢思亮、陳大齊、曾約農、英千里、方東美、黎烈文、趙麗蓮、臺靜農、吳相湘、傅啟學、沈剛伯。本書記述了此時臺大校園和教育的環境,例如:被稱為臺大一景的「沈剛伯的頭髮」;追憶夙夜匪懈、事必躬親的傅斯年校長猝死時,臺大停課一天,並下半旗致哀;除了任教於臺大,更因為主持電台英語節目而家喻戶曉的趙麗蓮先生;新生入學註冊要繳交保證書,保證「該生過去不曾,現在沒有,將來不會加入匪黨組織」;教官強迫學生加入救國團,期末考憑團證領取必修的軍訓課考卷。凡此種種皆為臺灣社會的小縮影,1950年代是臺灣歷史上很不一樣的時代,當時瀰漫著「小心!匪諜就在你身旁」的氛圍。到底當時臺灣的社會風氣和臺大校園的環境是如何呢?就待讀者翻閱本書,一窺究竟。
本書特色
●《臺灣文學評論》季刊資深作家──洪朝枝,回憶戒嚴時期,那渴望衝破禁錮,追求自由民主的臺大校園!
●大量重要的第一手史料!1950年代,臺大的環境與氛圍正是臺灣社會的小縮影,傅斯年校長建立的「學術自由,校園自主」面臨嚴酷的考驗!
名人推薦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彭明敏
作家 曹永洋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一/彭明敏
推薦序二/曹永洋
自序
「臺大與我」緣起
臺大四年 過眼雲煙
「想當然耳」,不當然是
雖世殊事異 何妨談談
愛,讓我們飛出去吧
未靠岸的船
年輕時的古戀歌/Vieille chanson du jeune temps
懷念 黎烈文教授
追思 方東美教授
臺大一九五二――自由中國最後一盞燈
懷念省立馬公中學周潤岐老師
後記
附錄一:憶臺大師長/張琴虎
附錄二:臨別贈言/趙麗蓮
回響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洪朝枝
一九三三年出生於澎湖馬公。讀日本國民學校至五年級,終戰後讀馬公中學初、高中。大學時自習日文,選修法文。一九五六年臺大外文系畢業。曾任馬公中學英文教師,後轉任高雄女中英語教師以迄退休。因服預官役時常發表「反動言論」贏得「奧斯卡」綽號(Oscar美俚,左輪手槍之意)。後來寫有關二二八及臺灣前途文章大都以此為筆名。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