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疆界與邊境
一、疆界的概念
二、疆界的功能
三、邊境的定義
第三節 本書章節安排與限制
第二章 俄羅斯當前情勢
第一節 俄羅斯簡史
第二節 獨立國協與波羅的海諸國之天然地理條件
一、地理形勢:千里貧寒之地?
二、鄰國與邊界:東西綿延、邊疆萬里
三、天然資源:鳳凰再起的關鍵?
第三節 獨立國協與波羅的海諸國之人文政治面貌
一、族群宗教問題:衝突的根源?
二、錯綜複雜的政黨體制
三、鳳凰再起的徵兆:獨立國協成員國的國際參與
第四節 獨立國協與波羅的海諸國之經濟發展概況
一、獨立國協各成員國的宏觀經濟實力
二、重生與否:獨立國協各成員國之產業結構
第三章 從解體到重生
第一節 蘇聯為何解體?
第二節 獨立國協(CIS)的角色與雙重邊界
第三節 俄羅斯聯邦的聯邦體制
一、聯邦主體之類型
二、共和國之特點
第四章 西面
第一節 與傳統的西邊諸國之爭執
一、與芬蘭的邊界問題
二、與挪威的邊界問題
三、北極海域以及與美國的邊界問題
第二節 與波蘭等國之糾結
一、波蘭
二、愛沙尼亞、拉特維亞、立陶宛
第三節 與「新」的東歐諸國之糾葛
一、白俄羅斯
二、烏克蘭
三、摩爾多瓦
第五章 高加索與裡海地區
第一節 俄羅斯南部疆界的形成
一、戰略邊界模式
二、殖民地化模式
第二節 高加索地區
一、北高加索
二、車臣
三、北高加索其他地區
四、南高加索
第三節 裡海地區
第六章 中亞地區
第一節 哈薩克斯坦
第二節 中亞內部的問題
第三節 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
第四節 俄羅斯、美國、中國與中亞
一、俄、美、中在中亞的利益與政策
二、中共在中亞爭奪能源
三、美國是關鍵因素
四、上海合作組織與反恐護邊
第七章 遠東地區
第一節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一、歷史的遺緒
二、俄羅斯遠東的少數民族
第二節 中俄邊界與中俄關係
一、邊界劃線與戰略夥伴關係
二、移民問題與中俄關係
第三節 石油管線與中俄關係
第四節 俄日間的領土紛爭
第八章 結論:俄羅斯的未來
第一節 俄羅斯的選擇
一、修正主義的選擇:恢復俄羅斯帝國?
二、俄羅斯解體
三、創造性的調整
第二節 俄羅斯鄰邦與西方的選擇
一、近鄰的選擇
二、西方的選擇
第三節 走自己的路
一、俄羅斯的戰略收縮
二、與西方分道揚鑣
第四節 邊界、種族與俄羅斯的未來
附錄一 中俄關係大事紀(1989-2007)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二、英文資料
三、俄文資料
四、網頁
圖表及地圖目次
表2-1 俄羅斯簡史
表2-2 前蘇聯成員國土地使用比率(2005年)
表2-3 前蘇聯成員國之領土大小與海岸線長度
表2-4 獨立國協各成員國與波羅的海三小國之鄰國與邊界長度
表2-5 獨立國協各成員國蘊藏之天然資源概況
表2-6 獨立國協產油國之石油儲量與年產量(2005)
表2-7 獨立國協產油國之天然氣儲量與年產量(2005)
表2-8 前蘇聯成員國境內族群類別與組成比例
表2-9 前蘇聯境內各成員國之宗教信仰種類與百分比
表2-10 前蘇聯境內各成員國之政治體制與現存政黨名稱
表2-11 前蘇聯各成員國參與之國際組織
表2-12 前蘇聯成員國目前之經濟實力
表2-13 前蘇聯成員國目前之經濟結構
表3-1 俄羅斯聯邦主體行政區劃之類別
表3-2 俄羅斯聯邦主體名稱(中文譯名,按經濟區排列)
表3-3 俄羅斯族人口在各共和國內所占之比重
表6-1 蘇聯及俄羅斯聯邦時期中亞地區各政治體地位之演變
表7-1 中、俄在遠東地區人口消長之比較
圖2-1 2007年期間前蘇聯各成員國國內之政黨數
圖3-1 俄羅斯的周邊國家
圖5-1 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三層蛋糕邊界
地圖:俄羅斯聯邦
地圖3-1 俄羅斯聯邦主體行政區劃圖
地圖4-1 俄羅斯的西面邊界
地圖5-1 布里辛斯基的「中亞巴爾幹」──不穩定的地區
地圖5-3 高加索地區
地圖5-4 車臣
地圖5-5 格魯吉亞(或譯格魯吉亞)與阿布哈茲(或譯阿布卡西亞)
地圖5-6 俄羅斯與黑海、裡海
地圖5-7 中亞、裡海和高加索地區
地圖6-1 哈薩克斯坦
地圖6-2 吉爾吉斯斯坦和費加納谷地
地圖6-3 塔吉克斯坦
地圖7-1 俄、中、韓邊界
地圖7-2 俄羅斯與日本之間的北方四島
地圖8-1 俄羅斯的戰略收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