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7762382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鄭明德
|
出版社 |
時英
|
出版日期 |
2004-08-3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4.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成立於1986年9月28日的「民主進步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以下簡稱民進黨),在短短十餘年的期間,已由早期的黨外勢力、最大反對黨而逐步邁向執政之路。回顧臺灣自由化與民主化的發展過程,民進黨的地位與影響力的確有目共睹;主要政治議題諸如組黨、解除戒嚴、言論自由、國會全面改選、政治禁忌突破、歷次修憲、總統開放直接民選、住民自決與獨立建國等,民進黨都是其中過程的主要推動力量。 2000年3月,台灣地區透過制度化的總統、副總統選舉,進行了戰後五十多年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在這難得的政黨輪替經驗中,長期在野的民進黨正式成為執政黨,並逐漸在總統與各個國家機關取得重要的權力地位。至此,台灣的政黨政治,終於因民進黨執政,而走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這個新興的執政黨,不管將來能否繼續執政,其重要性已迫使我們必須深刻地進行認識。不同於國內其他政黨,當我們在觀察民進黨的政治運作與權力結構時,最常聚焦的著眼點就是其黨內長期制度化運作的派系政治。早在黨外時期,其內部就有「黨外編聯會」與「黨外公政會」兩大勢力的存在;成為組織化的反對黨後,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與派系之間的分合,更衍生出包括「美麗島」、「新潮流」、「正義連線」、「台灣福利國連線」、「台獨聯盟」、「新世紀」與「新動力」等大派系。甚至目前成為執政黨,雖然派系之間實力互有消長,部分派系也共同組成「主流聯盟」以尋求發展;但實際上派系仍是各自持續運作及互動,形構出現階段民進黨真實的權力生態與結構。 雖然派系政治是任何政黨內難以避免的現象;但如同民進黨般,長期以來其政黨事務、選舉事務與政府事務皆有黨內派系明顯介入運作,而其政治菁英則幾乎都以隸屬各派系身分從事政治競爭,也是極為特殊的政黨特色。尤其令人好奇的是,當國內政黨均面臨同樣的政治環境與制度時,為何只有民進黨產生明顯的派系政治現象?甚至,在近幾年,這種特色也逐漸引起國內其他政黨的重視。例如國民黨內丁守中、陳鴻基(已退黨)、陳學聖、王作榮與各次級團體便主張應參考民進黨或日本自民黨的派系共治及運作,以進行所謂「泛藍陣營」的團結,並健全未來政黨路線的發展。 根據上述發展背景,且在衡量國內目前的研究成果下,本論文擬以民進黨的派系政治為研究主題。在研究規劃上,筆者以現有相關理論、重要文獻作為分析基礎,輔以適當的研究方法,分別深入探究民進黨派系的整體發展、人事及組織運作與其在政黨事務、選舉事務及政府事務的參與及影響,期望能就此對民進黨派系政治的來龍去脈作一全盤、周延的認識及理解,並一窺該政黨權力結構的形成與變遷。除此之外,筆者並嘗試提出民進黨派系政治的分析架構與實際運作上的建議。 必須說明的是,民進黨內除了有上述政黨層次的派系外,也有地方層次的派系存在。這是源自早期黨外時期的地方山頭勢力,例如高雄的余登發、新竹施性忠、宜蘭陳定南及屏東邱連輝等人。黨外時期,這些山頭的實力相當可觀,不過到目前,可能只剩下高雄余家班的「黑派」最具規模。在本論文的規劃中,此等地方派系並不是主要的研究對象;不過,筆者在文中仍會論及其與黨內主要派系的關聯。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