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焦點: 一、西式印刷工人啟發梁啟超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 二、西式印刷工人創辦了現代中國最重要的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三、魯迅如何成為日本現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外國作家? 四、戰後日本為什麼對丁玲感興趣? 五、亞非作家會議為何被文學史遺忘? 六、晚年丁玲在「新时期」文學潮流中處於怎樣的位置? 七、白鳥庫吉、內藤湖南如何介入中國史論述? 八、傅斯年、顧頡剛為何反擊,怎樣論辯? 九、佐爾格─尾崎秀實間諜案的詭異敘述模式 本書特色 當代的主流論述的確是一種鮮明的「事件」, 雖然它表現為客觀的「敘述」, 其實它是時代潮流的產物, 這本書則隱隱然是以這個潮流作為質疑的對象。 名人推薦 呂正惠──作序 柳書琴(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林少陽(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 梅家玲(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賀照田(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劉人鵬(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趙京華(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本書涉及的題材相當廣泛,包括:晚清文化生產場域的新變、中國新文學如何「走向世界」、丁玲評價史的怪現象、佐爾格—尾崎秀實間諜案的詭異敘述模式、中日歷史學家對「滿蒙」問題的強烈興趣與激烈論辯等等,作者對每一個問題都有獨到的歷史認識和觀察分析的方式,經過他的重新梳理,每一個問題都能引發我們強烈的好奇心,並在閱讀之後產生很多有趣的聯想。
序 關心現實與關心歷史 呂正惠 第一輯 晚清新型文化場域的形成 新型媒體、文化生産場域與小說作者的「有名」存在 「聲口」與視點:「新小說」敘述者位置的變移 以《新中國未來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例 新式印刷、租界都市與近代出版資本的形成 商務印書館創立的前前後後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商務印書館 第二輯 「走向世界」的中國新文學 《改造》雜誌與魯迅的跨語際寫作 自我與他者的再確認 日本作家堀田善衛的魯迅閱讀與接受 日本中介與穆木天早期文學觀雜考 自家風景他山石 戰後日本思想文化脈絡中的丁玲 亞非作家會議與中國作家的世界認識 第三輯 後衛的意義:晚年丁玲與「新時期」 「新時期」文學體制的建構與丁玲的復出 「新時期」的文藝與政治 重讀晚年丁玲 作家生活史與文學史的交集 從幾封作家書簡談起 丁玲:一個在新詩裡生長的母題 第四輯 「滿蒙」言說與「間諜案」敘述的政治 佐爾格─尾崎事件的敘述與檔案解密的政治 以1940~1950年代日文文獻爲中心的初步檢證 「滿洲國」事件與中國新考據史學的「借喻」書寫 以傅斯年的《東北史綱》(第一卷)爲中心 民族意識與學術生產 試論《禹貢》派學人的「疆域」史觀與日本的「滿蒙」言說 附錄:學術札記 「美術革命」通信發表時間考 托洛茨基的《文學與革命》 魯迅外文藏書研究之一 語文學與人文主義的實踐 重讀朱自清 如果「世界文學」是一種閱讀方式
作者簡介 王中忱 1954年生於吉林省農安縣,曾先後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語言社會研究科,現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兼任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日比較文學、中日近現代區域文化史。著作有《越界與想像:20世紀中國、日本文學比較研究論集》、《走讀記──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學散札》,主編論文集《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字圈的提問》。另有論文多篇,譯著多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