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孩子開啟第101道門:67堂新父母課,我們所養成的乖,也許正是讓他們無法高飛的束縛
|
|
|
|
|
|
|
|
|
ISBN |
9789571366616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优惠价 |
RM38.98 *
|
作者 |
李玫玨
|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6-06-2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6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孩子,我愛你,不「礙」你!
如果你的孩子是老鷹,請不要讓他學馬跑步或是和魚一起游泳
孩子是學習的最佳主角,陪伴孩子就是愛
愛孩子,是放下我們認為最需要的
要從關心他的喜、怒、哀、懼開始……
愛孩子一定沒有錯,只是愛孩子的方式錯了!
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天性。無論做了什麼,就算因此而不小心造成了傷害,也都是因愛而起。
但是,這樣的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了嗎?或是這樣的愛,幫助孩子成長了嗎?這樣的愛是不是讓親子間更親密了?
怎麼會這樣?難道愛孩子也錯了?我們這樣用盡心力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愛著孩子,到最後得到的卻是我們最不想要的?這是爸媽們在愛的過程中,受委屈的心聲。
因為擔心孩子會犯錯,所以,我們不斷的叮嚀著「錯誤」。但這樣的不斷提醒,並不會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們過去成長的經驗,讓我們不知不覺地複製著,把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方式,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現在的資訊太多,我們已經不用像過去我們的父母一樣,扮演著資訊來源的角色或是教導者。反倒是要多關心孩子的心情和思緒,扮演好一個過去我們常常忽略的角色──關心、陪伴與支持引導。
最能表達「愛」的做法,就只是那關心的眼神和親身陪伴而已……
|當我們不用標準來評斷孩子,就能發現孩子正在用著超乎想像的表現來證明能力。
|當我們不停糾正孩子的行為,只會讓他不斷地看見自己的不足,這並不會使他更好!
|常跟孩子說:可以做什麼,不說:不可以做什麼。
|以身作則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支持孩子所堅持的,理解他並陪伴他,對孩子來說,那就是愛。
|讓孩子在學習中成為「最佳主角」!
|表達力的培養,不是讓孩子說出我們認為對的話,而是讓孩子開始願意說。
|不要隨意評斷孩子的朋友,因為這等於是在說孩子連選擇朋友的能力都沒有。
|父母希望孩子的情緒能夠平穩,那就先得用穩定的情緒來面對孩子。
|在孩子尚未認識自己前,切勿要求他要向別人學習,那只會讓孩子感受被比較。
|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出現,遠比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更重要。
當我們想用父母的角色教育孩子之前,我們得要先學會當父母
當我們開始回到父母的樣子,孩子就會成為孩子的樣子!
誠摯推薦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成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鄭淑敏
瑞迪廣告公司董事長 殷士偉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父母,該是什麼樣貌?
Part1 孩子是學習的主角
01「學習」是需要學習的!我們卻沒有「學習」這堂課
02當學習沒有樂趣,那麼,我們要開始思索學習的目的
03不要在意孩子的成績,要去理解成績背後所呈現的學習狀態
04新世代學習,將從競爭轉為合作
05給不同年齡的孩子吃蘋果要用不同的切法,那教育呢?
06學習沒有先後、快慢、多少的問題,只有孩子是否喜歡
07讀書,一定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08讓孩子在學習中成為「最佳主角」
09若我們不知孩子該學什麼,又如何告訴孩子要學什麼?
10孩子進入團體,學的不是人際關係,而是在人群中發現自己
11當不再用標準評斷孩子,就能發現他正在用盡全力來證明自己
12我們以往認定的公平待遇,其實最不公平
13表達力的培養,是讓孩子開始願意說
14當我們對孩子說:我也不會,那就是孩子啟動學習的開始
15要求孩子向別人學習,只會讓孩子感受被比較
16勇於面對並承擔所有後果,就是「負責」
17教育,是為了培養出可以讓生命獲得美好經驗的能力
Part2 看見孩子的獨一無二
18請保有孩子的獨特性
19如果你的孩子是老鷹,請不要讓他學馬跑步或是和魚一起游泳
20不落入幾點鐘吃飯、幾點鐘睡覺的時鐘控制模式
21想讓孩子擁有熱情,那就不能潑冷水澆熄火苗
22不停糾正孩子的行為,只會讓他不斷的看見自己的不足
23我們相信孩子,孩子就會相信自己
24當孩子說的話不真實時,他並不一定是在「說謊」
25孩子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那會是最幸運的事
26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從吃飯、睡覺、穿衣的生活小事開始
27「堅持」是在遇到阻礙時,仍願想辦法解決並嘗試完成的態度
28無視於時間、空間的限制,產生持續的投入,是「熱情」
29要求孩子跟大家一樣,他將是跟隨者,不會是開創者
30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可是,我們真的知道哪裡是起跑點嗎?
31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親手足、雙胞胎
32每個人對事情輕重緩急的認定不同,孩子亦然
33孩子的語言和行為不同調時,請關注他的行為,忽略他的語言
Part3 愛孩子、不礙孩子
34評斷孩子的朋友,等於在說孩子連選擇朋友的能力都沒有
35支持孩子所堅持的,理解他並陪伴他,對孩子來說,那就是愛
36父母希望孩子情緒能夠平穩,那就先得用穩定的情緒來面對孩子
37有時,我們必須跟孩子一樣的高度,才能看見孩子所看見的
38別當孩子的朋友或是玩伴
39我們常用「過去」的觀念,教「現在」的孩子
40我們對孩子說的毎一句話,都將成為他的内在能量
41爸爸媽媽,誰好玩?
42當孩子說謊,他並不是要騙你,而是他害怕說實話所帶來的後果
43给胡蘿蔔還是给棍子?
44我們的愛為孩子圍起舒適圈,也築起讓孩子無法面對挑戰的高牆
45多和孩子說「可做」的事情,並且創造出讓他「放手做」的環境
46我們常希望孩子能夠乖巧,但是乖巧的定義是什麼呢?
47孩子學習著大人的行為,奇妙的是這些行為不在他們面前發生,也學得到
48愛孩子還是礙孩子?
49讓孩子學習如何處於安全,不是去阻止他做危險的行為
50愛孩子,就先從關心他的喜、怒、哀、懼開始
Part4 成為孩子的超級力量
51又不是我的錯
52不要強迫孩子分享物品,那會讓孩子分不清是分享還是被搶
53不教孩子「你丟我撿」,是要教孩子「不丟」
54不斷的告訴孩子哪些是錯的,並不會讓他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55父母就是父母,不是朋友也不是家庭教師,更不是法官或警察
56以身作則不是教養的萬靈丹
57在尚未找到孩子的「想要」之前,得先放下我們認為需要的
58不斷的對孩子說:加油!那不是鼓勵,而是在說:你還不夠好
59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出現,遠比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更重要
60別再對孩子說你錯了,因為對與錯的認定是需要跟孩子討論的
61親子時間要重視的是相處時的品質,而不是時間的多寡
62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監督
63孩子願意跟我們爭吵,代表在他心目中的父母是可以信任的
64與其擔心人心險惡,不如多跟孩子談如何成為一個正直善念的人
65讓親子對話達到預期效益,「討論」是必經過程
66父母一再的對孩子失信,將會使孩子不再相信任何人
67家長,無可取代的超級力量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玫玨
教育工作者,自民國68年開始了幼教生涯,從最基層的工作「娃娃車姐姐」做起。民國71年進入在當時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型連鎖幼教機構「道生連鎖幼教機構」任職。接著升格為人母之後,孩子漸漸長大,為了女兒的學習,開始了自辦幼兒園的經營之路。
從青春少女到成為三個女兒(分別是31歲、29歲及23歲)的媽,教學經歷也從大型連鎖機構到精緻小校,無論在教學上、經營管理、課程研發設計、環境規劃、社區資源整合與分享……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後,毅然決定走出校園,展開了規劃教材、設計教具的另一段經歷,透過擔任出版社之幼兒教材顧問,開始走遍城鎮,到各地擔任講師。從事師資培訓及家長講座。
過程中,從自身教養孩子的經驗得知,一般家長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的茫然、及不知所措,故於88年發起設立「台北市親子活動發展協會」,專注於家長成長課程的設計與講授,常態辦理工作坊及專題講座,其目的就是希望家長能夠透過學習,成為一個有效能的父母。
曾擔任99年度、101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評審、台北市政風處「我愛誠信說故事比賽」評審、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小小說書人評審。期間,接受廣播電台專訪及親職相關文章,更是邀約不斷。
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以多元的方式進行教養觀念的推廣,近幾年,更進一步涉獵了心理相關的學習,期使自己能夠將心理學與教育實務有更密切的結合。授課對象也從幼兒延展到幼師以及家長。
善以豐富的教學案例及教養三個孩子的親身經歷,分享生命故事及生活中所承受的酸、甜、苦、辣,引起廣大家長群的共鳴與喜愛。雖然,台灣已呈現少子化的現象,但仍不放棄為每一個孩子、每個家庭、每個園所,不斷研究創新的教學法,傳遞最新的教養觀念,期使能讓每個孩子都擁有滿滿的愛,讓每個家庭、每個校園都充滿了喜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