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臺灣原住民以及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接受基督宗教的過程,有別於中南美洲、非洲乃至大洋洲等地:兩岸並未直接受到白人統治,教會之得以發展,主要是與信徒在當時的政經處境相關。本書以探討西部苗族為主,為國科會(現科技部)計畫「國家、基督宗教與社會文化變遷:西部苗族與臺灣阿美族的比較」成果之一。 全書共分八章,前七章分別從文獻資料與實際的田野調查,討論西部苗族接受基督宗教的歷史脈絡,以及現在的一些發展狀況。最後一章有兩個總結,其一是苗族基督教發展的綜合分析,其二是西部苗族與臺灣阿美族接受基督宗教狀況的初步比較。除了正文外,還有四篇文稿,由於內容與本書有關,而且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所以放在附錄一併供讀者參考。
苗族影像 導言 黃宣衛 第一章 基督教與天主教在華傳播歷史概述 劉芳 一、廣義的基督教——基督教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基本情況概述 (一)景教 (二)也里可溫教 (三)天主教 (四)基督宗教第四次傳入中國 二、天主教在中國西南三省的傳播史 (一)四川傳播情形 (二)貴州省傳播情形 (三)雲南傳播情形 三、基督教在中國西南各省的傳播歷史 (一)四川傳播情形 (二)貴州傳播情形 (三)雲南傳播情形 四、小結 第二章 基督教在西部苗族地區的傳播 劉芳 一、西部苗族與基督教的緣起 (一)西部苗族與黨居仁 (二)柏格理與西部苗族的「龍年得道」 二、滇之北、中、東北等地區西部苗族的基督教發展 (一)郭秀峰在洒普山 (二)川南傳教與失敗 (三)信仰人群的大致分佈 (四)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會 點滴 三、教派和信仰特點 (一)內地會的特點 (二)循道公會特點 四、傳播中的「教案」問題和教派之爭在民間的負面影響 (一)在湘西和黔東南傳教的失敗 (二)黨居仁和柏格理的影響 五、西部苗族的基督教中心開始向西遷移 (一)洒普山取代石門坎成為西部苗族基督教文化中心 (二)文革的影響和衝擊 六、雲南省神學院 七、小結 參考相片 第三章 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的遭逢:以川黔滇交境「苗族」為例 王乃雯 一、前言 二、基督教進入的歷史脈絡:「國家」與「地方社會」的兩種視角 三、基督教、地方勢力及國家力量的交纏:以循道公會傳教區域為例 (一)做為意識形態競逐場域的文字系統 (二)現代教育的發韌與「國民」身分的建構 四、「教會」與「國家」的兩種對應關係:循道公會與英美內地會的對照 五、何謂「三自」、「愛國」?國家意識與地方主體性的拉扯 六、結論 參考相片 第四章 兩個苗族基督教發展的村寨調查 劉芳 一、P村調查報告 (一)基本背景情況 (二)當地苗族歷史源流以及族群遷徙 (三)基督教信仰的歷史 (四)P村的信教情況分析 二、D村調查報告 (一)關於D村的基本情況 (二)D村的傳統文化與嫁娶喪葬習俗 (三)基督教信仰 三、小結 參考相片 第五章 天主教在西部苗族的傳播以及L寨調查報告 劉芳 一、皈依天主教的西部苗族 (一)西部苗族與巴黎外方傳教會 (二)西部苗族與金夢旦 (三)天主教昆明總教區概況 二、L寨調查報告 (一)歷史軌跡和基本情況 (二)天主教的傳播和歷史文化變遷 (三)天主教對於村落發展的影響 三、小結 參考相片 第六章 社會網絡關係的想像與實踐:以做為「跨境民族」與「天主教徒」的滇東南Hmong人為例 王乃雯 一、前言 二、桃村的天主教化進程與發展 (一)轉宗初期:以父系家族為單位的轉宗趨勢 (二)教會所主導的禮儀生活:試圖打破傳統的家族界線 (三)以教會為核心所串連的跨區域網絡 (四)苗文班的推動與未竟之功 (五)市場經濟下再結構的社會網絡關係 (六)教會發展的結構限制 三、結論 參考相片 第七章 由文獻資料看三個苗族聚落婚喪喜慶儀式 劉容貴 一、前言 二、三個聚落的婚喪喜慶 (一)上垻聚落 (二)份玉聚落 (三)芭蕉箐聚落 三、結語 參考相片 第八章 結論 一、國家和族群視角中的「洋教入侵」與「民族文化傳承」 劉芳 (一)上帝「沉默的羔羊」 (二)外來文化與本土情懷之辯證理性 (三)中國基督教的「前世」與今生 (四)基督教被民族文化涵化與在地化 (五)結語 二、少數民族、國家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與臺灣阿美族的初步比較 黃宣衛 (一)現象與分析架構 (二)接受基督宗教的背景分析 (三)基督宗教的後期發展 (四)總結與展望 附錄一 關於雲南省滇北苗族(大花苗族)基督教的點滴思考 (摘錄) 張紹輝 一、1949年迄今滇北苗族基督教信仰回顧 二、苗族基督教文化現象與思考 (一)苗文的創制 (二)苗文《聖經》、詩歌的翻譯 三、苗族基督教的商榷 (一)坎坷的道路和歷史的包袱 (二)教會前景的危機與轉機(定位和定向) 附錄二 2013年與Z牧師訪談記錄 劉芳/蔡翔飛 記錄 片段一:關於傳統文化與基督教文化 片段二:該忘記的和該放棄的 附錄三 天主教W神父自述與訪談隨想 劉芳/林坤 記錄 一、W神父的自述(訪談記錄) 二、W神父訪談隨想 附錄四 2014年W牧師的訪談實錄匯總 劉芳/蔡翔飛 記錄 片段一:A Hmao人的神召會理論源流 片段二:神召會的 「講方言」與「屬靈」問題 片段三:神召會與教會未來發展的關係 引用文獻 編者與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黃宣衛 主編 / 作者,生長於花蓮鄉間,對異文化好奇踏入人類學的領域。臺大學士、碩士,英國St. Adrews University博士。目前為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研究旨趣包括族群、宗教與認知。長期在東臺灣做研究,企圖以區域研究的眼光,兼顧原住民研究與漢人研究,也試圖探索學術研究與地方社會共謀發展的可能。 劉芳 協同主編 / 作者,苗族,法學博士,現為雲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教授,從事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等相關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潛心於中國西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田野調查,尤其專長川滇黔三省和東南亞的苗學研究。 王乃雯 作者,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大學時代即進出雲南從事田野工作,碩士論文則是有關滇東南地區常年遷徙的Hmong人如何在異地結群進行研究。目前博士論文方向,在處理臺灣稻作農村轉型下國家角色轉變,與地方社會再結構的問題。 劉容貴 作者,出生於嘉義,成長於宜蘭,臺大人類學系畢業。曾翻譯《社會人類學導論》一書(五南出版社出版)。懷著瞭解、容忍與欣賞的態度,去接觸不同的文化。期望多元文化和平共存,讓世界多采多姿。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