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以比較詩學的方法,探討中國傳統文論在海外華人批評家的跨文化闡釋中,如何改造與轉化,進而在現代語境中獲得重生與延續的獨特軌跡。 全書共有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從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形式與觀念建立發想。第二部分則就兩位華人比較文學學者──劉若愚和葉維廉切入思考。第三部分針對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探討中國藝術精神。第四部分以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為開拓,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為延展,將中國抒情傳統建構海外。第五部分說明中國文學傳統如何在海外發揚?詞學理論的建構如何形成?第六部分以四位學者──夏志清、王德威、黃維樑、張錯分別論述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最後探討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的關係。最後則嘗試圍繞全球性的「學術流散」及其引發的新生經驗,檢視海外華人批評家共有的批判視野和世界意識。 本書特色 遊走於東西文明間的海外華人學者,構築了中國古典研究領域的獨有風景。其研究呈現的雙向觀照的特殊形態,不僅說明全球性學術流動中的身份變動和遊移,更凸顯跨文化的理論闡發所透露出的多面關懷及內中的互動和張力!
序「秀威文哲叢書」 【引言 中國傳統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第一節 海外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論海外傳播與接受的幾種形式 第三節 建立中國傳統文論研究的全球視野與整體觀念 【第一章 比較詩學視野中的中國古典文論】 第一節 劉若愚的《中國文學理論》 第二節 跨文化對話中的道家美學 第三節 現象學與中國文藝理論溝通的可能性 第四節 劉若愚、葉維廉之於當代文論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港臺及海外新儒學語境中的中國藝術精神】 第一節 道德理性與中國藝術精神 第二節 人格修養與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呈現 第三節 修身與「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轉換 【第三章 「中國抒情傳統」的海外建構】 第一節 開拓:陳世驤與「中國抒情傳統」的發現 第二節 延展:高友工的「抒情美學」及其追隨者 第三節 多元:「抒情傳統」在臺灣 【第四章 中國文學傳統的海外發揚】 第一節 詩詞「傳道士」 第二節 「興發感動」說 第三節 詞學理論的建構 【第五章 傳統文論話語與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 第一節 夏志清:中國傳統之「感性」存在 第二節 王德威:彼岸的中國「想像」 第三節 黃維樑:文論雕「龍」者 第四節 張錯:「書劍江湖」之古典與孤獨 【結語 傳統話語‧現代意識‧比較視野】 第一節 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本土知識的全球意義 第三節 移動的詩學 【附錄 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研究】 第一節 「知人」:回到中國的有機世界觀 第二節 文本細讀與文化觀照的打通 第三節 術語與文體 第四節 差異的認同與理性的回歸 【臺灣版後記】
作者簡介 李鳳亮 1971年12月生於江蘇阜甯,教授。暨南大學(廣州)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廣州)博士後,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訪問學者。 專業領域為文藝理論、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文化研究。著有《詩•思•史:衝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沉思與懷想──對話、想像與批評的現代性》、《彼岸的現代性》、《藝術原創與價值轉換》等專著、合著十三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