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一】悲喜劇的辯證:創傷與心理韌性╱林美珠 【推薦序二】人生本就福禍無常╱黃筱慧 【推薦序三】彈性與編織:敘說中的防衛與重構╱鄭印君 【導讀】從沙粒到珍珠:西呂尼克與心理韌性的跨領域編織╱林德祐 引言 走出傷痛的兒童,令人刮目相看…………………………………… 當受創的孩子成為小說主角或科學研究對象…………………………………… 創傷不盡相同,故事並非命中註定………………………………………… 目前研究人員只注意到廢墟殘垣,而現在必須要開始邁向復原之路…………… 勝利的防衛祕訣在於矛盾整合法………………………………………… 受創者的勝利並非證明施暴者無罪………………………………………… 第一章 意外的希望 兒童記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對一個重建過去的大人而言,並沒有意義………… 倫敦大轟炸時,孩子們並未覺得安全受到威脅,由於他們的母親處變不驚;同樣地,修曼.邦伯挾持的幼童人質反而都覺得像是玩遊戲,由於老師運用的策略………………………………………… 五歲的米歇爾對大逮捕的感受像是節慶,因為被送去德朗西集中營之前,他因情感孤立而受苦。但是和母親相依為命的荷娜特,如今每天夜裡依然會看見母親在戰後遭槍決的屍體………………………………………… 當現實是可怕的,夢境帶來令人瘋狂的希望。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或太平洋戰爭,超人即詩人………………………………………… 漫遊並非漂流。即便我們清楚自己是哪裡來的,基因血統仍然可以杜撰。當我們對於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我們依然可隨心所欲的想像……………………………… 孤兒記憶裡的父母永遠年輕。他們必須獨立,追求自由,總能找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寶藏,讓荒蕪的現實世界變得迷人………………………………………… 移民他國如同進入一座孤兒收留所。當接待地的文化支持創傷者,與原生地的脫離造成的創傷會結痂。對兒童而言,學校和工作成為能療癒父母的幸福場所…… 倖存者是一位英雄,他有罪是因為殺死了死亡…………………………………… 倖存者對幸福感到羞恥感,造成別人的誤解,富有心理韌性的兒童極盡己力拯救弱勢………………… 我們所欣賞的團結阻礙了我們同樣欣賞的心理韌性。喪失親人換來了創造力,誰又能坦承呢?……………………………………… 突如其來的創傷令人慌亂,但卻不及潛伏性的創痛留下更多傷痕。一則神話中的冷峻暴戾比仇恨的狂熱還要更具破壞力………………………………………… 要讓恐慌得以蛻變,必須要有情緒抒發的出口。社會總是要大家「若無其事,息事寧人」,結果反而讓傷口更加惡化。然而真正的療癒並不那麼複雜,只要能懂得用繪畫重建場景,或用敘述的方式,進行一場自我的奮戰……………… 一位和善的園藝工,一位扮演啟蒙角色的姊姊或一個政黨都可以改變痛苦的意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要暴力依然是教育的合理方法,凌虐事件就依然不會被正視………………………………………… 科技的發明在伴侶關係的建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社會論述建立了兒童發展必須遵守的規定………………………………………… 一個新式的概念:虐待………………………………………… 刻意不看見發展心理韌性的兒童………………………………………… 初次與走出創傷的孩童會晤………………………………………… 直接觀察的陷阱:成果理想,並不代表過程沒有痛苦……………………………… 一般人都認為:「創傷越早,效果越深遠」,我們認為:創傷來的早,只會帶來初步的後果,但如果家庭周遭不斷覆述,效果有可能會持久………………………… 情感脆弱可以轉變成情感堅韌,條件是必須付出代價…………………………… 存在中最令人焦慮的兩個選擇:職業與擇偶,象徵了存在的處境。然而每次的相遇都是一種轉彎的可能,自我的故事與社會論述必須不斷協商……………………… 他人眼光具備的形塑能力………………………………………… 第二章 黑色太陽,不憂鬱 「敘述,所有的苦難疼痛都變得可以承受了」……………… 左拉、希區考克、佛洛伊德的自傳法規…………………………… 直接創傷在腦中留下了痕跡,但這是可以重新追溯的。然而回憶是一場關於周遭的敘述…………………………………… 「想說話的慾望」足以完成一部自傳而永遠不提到「我」…………………………… 自傳是情感的宣示,聽眾可以喜歡這個告白,也可以為此感到困擾……………… 當記憶變得氾濫,我們成為過往的囚徒,就如後創傷症候群,或屈服於極權社會的口號之下…………………………………… 當記憶使未來癱瘓,當操弄往事揭露一個極權的計畫,見證變成不可能的事… 種族歧視者無法設身他人的角度,寧可從屬於一個名為「集體記憶」的神話文本……………………… 個別記憶經由他人的情感而存在我們的思想中,這個個別記憶即是一場社會戲劇……………………… 美學的粉飾太平之下,見證往往會分化團結、扼殺神話…………………………… 社會文本必須一致連貫,因此所有的機構,即便是最慈善、最不可或缺的機構,都讓受害者噤聲不語,讓他們的見證也無以名狀…………………………………… 假記憶,真幸福?…………………………………… 如果不是過往記憶的揮之不去,我們可能說不上幸福或悲慘,因為我們會受到當下的荼毒…………………………………… 話語的蝴蝶效應加上敘述者身分將我們導向敘述……………………………… 祕密是內心的縮圖,賦予巨大的情感能量。事實上,思想成為一種隱匿之說……… 當祕密受到隱匿時,還是會有情緒,顛擾人際關係。但是當祕密揭發時,周遭的秩序重新洗牌,令人難以承受…………………………………… 當亡靈動盪不安,彼此撕裂時,他們的後代會因創傷的再現而痛苦加倍……… 分享苦難的經歷,就是請求周遭親友做我們奮鬥的領導…………… 揭露的祕密所產生的效應,是依據聽者與他對於告白所感受的方式而定………… 為了瞭解自己,周遭環境必須配合,自我才得以強化……… 問題不在於針對病患,緩減他的疼痛,真正應該治療的是文化…………… 創造力或許是痛苦的產物。而這不代表痛苦即是創造力的來源……………… 如狂人般作夢以填補缺憾。夢想?還是……死亡?…………… 結論 當個正常人是要付出代價的,經歷過的災難促使我們蛻變。我們從而編織了心理韌性,心靈創傷者把痛苦轉化成藝術品……………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鮑赫斯.西呂尼克(Boris Cyrulnik) 1937年出生於波爾多,是法國著名心理醫生,行為學家,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學家,亦是法國暢銷作家。 西呂尼克有猶太血統,從小在寄養家庭受到保護。1943年,納粹搜索波爾多,他輾轉逃生,隱姓埋名藏匿直到戰爭結束,但雙親卻都在二戰期間受害。他納粹時期的經歷,尤其力圖求生的動機,引領他進入精神病學領域,後來在巴黎大學學習醫學,寫過幾本心理學科普書,並因為在法國宣揚心理韌性(résilience)的觀念而聞名,幫助過無數身心受創的人重拾新生活。 西呂尼克目前是土倫大學(l’Université de Toulon)教授。2008年獲頒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 de l'essai),被譽為「療癒了法國」的暢銷作家,著有《重新學會愛:在傷痛中自我修復,創造幸福》(Parler d’amour au bord du gouffre,心靈工坊出版)、《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Sauve-toi, la vie t’appelle,心靈工坊出版)、《醜小鴨》(Les Vilains Petits Canards)、《怪物自傳》(Autobiographie d’un épouvantail)、《受傷的心靈》(Les âmes blessées)等。 譯者簡介 謝幸芬 法國巴黎十大(現西大學南特校區)比較文學所碩士畢業。曾任《電子時報》國際新聞編譯、法語影片字幕翻譯,譯有《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合譯,心靈工坊出版)。 林德祐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現代文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我100歲,我有7萬個小孩: 以馬內利修女回憶錄》、《藍色小孩》(二書皆由心靈工坊出版)、《環城大道》(允晨文化)。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