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017924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优惠价 |
RM34.80 *
|
作者 |
江昺崙等
|
出版社 |
前衛
|
出版日期 |
2016-02-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4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濁水溪社,早先原為台大校內關懷農業議題之社團,社團停止運作後,由於2005年時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史明歐吉桑前往台大校門口靜坐抗議,張之豪、藍士博兩人深受啟發,因而復興停擺多年的濁水溪社,同時將社團宗旨改為「意識本土,觀照社會」,關懷的面向更為多元。由於2015年為復社十週年,遂由社員組成編輯小組,發行本書提倡濁社理念並作為紀念。
本書分成四章。第一章「濁流評價」邀請與濁社素有往來的吳叡人教授、何明修教授評價濁社十年以來的成果。吳叡人教授順勢評論台灣在國際局勢中的艱難處境,何明修教授則提醒兼顧「本土」和「進步」兩種價值的重要性。
第二章「濁流歷史」是關於濁水溪社的歷史。由於濁社的復社是受到史明歐吉桑的啟發,因此本章開頭便簡要地爬梳歐吉桑的生命歷程與理想,以此呈現濁水溪社的思想脈絡。接著,〈濁水溪社社史〉聚焦濁社本身,除了書寫與史明接觸至今的當代濁社之發展,也論及復社前的早期濁社,是歷來最完整的社史整理。
回顧濁社的歷史之後,第三章「濁流文集」邀請社員撰文介紹自己目前關注、參與的議題或工作。一方面是藉此呈現社員離開濁社以後的發展,一方面,我們並不是要宣稱濁社對這些議題有所貢獻,而只是單純希望藉著十週年的機會,編纂簡易的文集作為大眾接觸這些主題與議題的窗口。
書末的第四章「濁流感想」,則是邀請社員書寫自身參與濁社的感想,作為十週年的紀念。 |
|
|
|
|
|
|
|
|
|
|
|
|
|
|
目錄
編輯前言
濁流評價
面對台灣的未來:濁水溪社與艱難的左獨(吳叡人)
濁社十年,卓然有成(何明修)
濁流歷史
口述史中的人格者:史明的生命樣貌(陳俊臣)
濁水溪社社史(陳銘凱)
濁流文集
台灣農業的實踐(江昺崙)
加入民進黨的這半年:寫給自己也寫給我的好朋友們(吳沛憶)
非典型抗爭(林彥彤)
亞洲流行音樂的亞洲流移:從Gangnam-Style到小蘋果(林勝韋)
基隆港的水,是死的(張之豪)
尋找共識,才有未來:台灣文學研究體制危機初探(藍士博)
我的邊緣凝視:從濁水溪社到監所改革(鄭龍驊)
濁流感想
濁水溪社與我的中二人生(江昺崙)
兩年濁社感想(滑翔翼)
二十歲的眼淚(吳沛憶)
對濁社的看法(林彥彤)
濁社記事(林勝韋)
濁水溪社的學長姐們(林晴灣)
十年一瞬:寫給曾經的我們(藍士博)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江昺崙
綽號薑餅人。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成員(一個討論台灣文化的組織),台中人。
何明修
1973年出生於台北西門町,濁水溪社現任指導老師,目前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吳沛憶
2004年陳水扁執政時期進入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就讀,參加濁水溪社,2008年和濁社社友發起行政院靜坐活動,抗議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期間,馬政府打壓陳抗活動的違法濫權。2009年馬英九執政時期畢業。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民主進步黨媒體創意中心副主任。
吳叡人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怡坤
台大政治系、社會系與外文系學生,濁水溪社第十屆社長。
林彥彤
台大外文系、社會所畢業,2009年加入濁水溪社。紹興學程員工。現在因為兵役法的關係在宜蘭縣某國小當工友。
林勝韋
2006年加入濁水溪社。死硬派金屬頭,音樂、文學、文化評論人,堅決支持台灣獨立與圖博獨立。經營音樂評論站台「台灣狂噪之聲」。
林晴灣
2009年加入濁水溪社,社會系畢業,現在住在臺東。
張之豪
濁水溪社復社社長,政治與文化評論人,喜愛勃露斯(Blues)與搖滾樂,現居基隆。
陳俊臣
目前就讀台大哲學系,濁水溪社第十一屆社長。
陳銘凱
目前就讀台大政治系,濁水溪社第十屆副社長。
滑翔翼
台大經濟學系畢業、德國Kiel經濟學碩士畢業。濁水溪社邊緣人物,目前失業滯德。
鄭龍驊
台大醫學系與社會系學生,曾任濁水溪社2012~2013年副社長,現為「監所關注小組」與「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
藍士博
濁水溪社復社副社長,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發起人,曾任後門咖啡執行企劃。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