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161978 |
定价 |
NT400 |
售价 |
RM62.50 |
优惠价 |
RM55.63 *
|
作者 |
黃振華
|
出版社 |
時英
|
出版日期 |
2016-01-1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64 页. 25.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作者黃師振華先生在《易經》象數研究結語中認為,研究《易經》要理、象、數並重。因此,整理其《易經》哲學亦依其理路分為義理和象數兩部分:
象數部分主要為其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的授課講義。其內容以漢易較豐,宋易次之。另外還有數篇相關論文,皆列於附錄之中。原稿中,〈河圖洛書〉一篇篇名前有一標題:〈宋易象數──圖書之學〉,並將〈河圖洛書〉稱為「第一章」,且在內文中稱前授課講義為「舊稿」。可想作者曾打算改寫宋代易學部分,但沒有完成。而其中《周易參同契》一篇可視為漢易的補充,〈關於河圖洛書的神話問題〉、〈邵康節易學〉等則可視為宋易的補充 1。
義理部分為其對《易經》及「十翼」的疏解。其中第一部分雖名為《周易.上經》,實則僅有乾、坤二卦,蓋由於作者認為六十四卦中以乾、坤二卦最為重要。第二部分雖名為〈繫辭傳〉(全),卻將〈上傳〉第八章、〈下傳〉第五章及〈上傳〉第九章排除在外,蓋由於作者認為此三章有其獨特性,須拿出來另外講。
|
|
|
|
|
|
|
|
|
|
|
|
|
|
|
目錄
整理說明
第一部 《易經》象數研究
《易經》哲學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易經》對中國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節 「易」的字源、種類及其涵義
第三節 《周易》的結構及《易傳》的作者
第四節 《易經》的源流
第二章 漢《易》中的象數之學
第一節 孟長卿易
第二節 京君明易
第三節 鄭康成易
第四節 荀慈明易
第五節 虞仲翔易
第三章 宋易中的象數之學
結 語
附錄一:《周易參同契》
一、前言
二、《周易參同契》的作者及其傳授
三、《周易參同契》之原理
ii ☉ 《易經》哲學
附錄二:關於河圖、洛書的神話問題
一、河圖、洛書是中國遠古的神話,它不自宋人開始169
二、神話的種類及河圖、洛書的神話性質170
三、關於河圖的神話171
四、關於洛書的神話194
五、對於河圖、洛書神話的總檢討200
附錄三:河圖、洛書205
一、問題之提出
──河圖、洛書之意義、作者及何以置於卷首? 205
二、河圖、洛書神話的依據209
三、范諤昌龍圖 211
四、結論──論范諤昌龍圖之所自來
附錄四:邵康節易學
一、緒論221
二、康節易學之原理
三、康節易學之發展
附錄五:五行與干支
一、前言
二、五行相生相剋並與干支八卦配合說
附錄六:八卦籤儀
第二部 《易經》講義
《周易‧上經》
〈繫辭傳〉(全): .
〈繫辭上傳〉義釋
〈繫辭下傳〉義釋 .
目次
〈繫辭上傳〉第八章、〈繫辭下傳〉第五章
〈繫辭上傳〉第八章義釋
〈繫辭下傳〉第五章義釋
〈繫辭上傳〉第九章
〈繫辭上傳〉第九章義釋
〈繫辭上傳〉第九章卜筮「數」的原理之解釋
〈說卦傳〉
〈序卦傳〉
〈雜卦傳〉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黃振華
台大哲學系、哲研所教授
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
曾著有:論康德哲學、論中國哲學與文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