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淵遠流長話臺語 筆者自序
第一章 中國話、北京話、國語、普通話、華語
一、官話、北京話
二、中國話國語之由來
三、中國話國語之定形
四、中國話國語在1949年以後之發展
第二章、台語根源和泉州、漳州、廈門三大音系
一、「台灣」地名之由來
二、台語、河洛話根源
三、泉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四、漳州話為台語根源之一
五、廈門話亦為台語根源之一
第三章、台語發音結構及標音符號
一、國際音標
二、台語發音結構方式:分兩種
三、台語母音(韻母)有五大類
四、台語子音(聲母)有二大類十七種
五、台語聲調共有十五種(本調十種,變調衍生五種)
六、佩文韻府一○六韻(韻母)
七、台語基本聲調和北京話聲調之對應
八、北京話之五聲和台語聲調之對應
第四章、台語三大音系、特殊腔調及聲韻
一、台語三大音系(漳州、泉州、廈門)之比較
二、台語特殊腔調與聲韻
第五章、台語變調分「規則變調」及「不規則變調」
一、規則變調之循環原理解說
二、不規則變調
三、台語變調是為何?
四、北京話仍保有少許變調
第六章、台語變韻
一、兩字連音速讀,前字之韻母和後字之【a , ㄚ】韻相連音,【a , ㄚ】韻和前字韻母結合成為雙母音、或是和前字韻母之尾音結合成為【a ,ㄚ】韻之新增聲母
二、前字尾音「n , ㄣ」,受後字聲母(子音)「b , m , p;ㄅ゙ , ㄇ , ㄅ」影響,尾音「n , ㄣ」變韻為「m , ㄇ」
三、前字尾音「t , ㄊ」,受後字聲母(子音)「b , m , p;ㄅ゙ , ㄇ , ㄅ」影響,尾音「t , ㄊ」變韻為「p , ㄅ」
四、前字尾音「n , ㄣ」,受後字聲母(子音)「k , ㄎ」影響,尾音「n , ㄣ」變韻為「ŋ , ㄥ」
五、前字尾音「m , ㄇ」變為「n , ㄣ」,後字是「á , ㄚˋ」,連「n , ㄋ」成為聲母。
六、前字尾音「m , ㄇ」變為「n , ㄣ」,後字是「lám , ㄌㄚㄇˋ」變韻為「ná , ㄋㄚˋ」
七、字音「chai , ㄗㄞ」、「pai , ㄅㄞ」、「phai , ㄆㄞ」和他字連讀時變為鼻聲
八、字詞相連讀變韻、變調
九、單數人稱代名詞連接「等」字韻尾「n , ㄣ」成為複數
十、字音合併形成新韻(併韻)、新調(陽上調)
第七章、何謂反切?漢字發音如何切合?
一、反切原理
二、反切法
三、「合口入聲」
四、實例說明如何切韻
第八章、台語漢字基本八聲調符合古代切韻
一、陰平聲調
二、陽平聲調
三、陰上聲調
四、陽上聲調
五、陰去聲調
六、陽去聲調
七、陰入聲調
八、陽入聲調
第九章、聲韻學入門書—康熙字典
一、簡介康熙字典
二、何謂四聲、七音、三十六字母?
第十章、字形、聲韻方面重要古籍
一、《說文解字》
二、《玉篇》
三、《類篇》
四、《切韻》
五、《唐韻》
六、《廣韻》
七、《集韻》
八、《禮部韻略》
九、《韻會》
十、《平水韻》
十一、《中原音韻》
十二、《洪武正韻》
第十一章、以台語古音解讀古文
一、《論語》和《孟子》
二、「是知也」、「不知也」、「有也」
三、周代漢代古籍
四、《世說新語》
第十二章、從日文假名印證台語保存漢唐古音
一、日語和台語發音有交集
二、日文之假名和台語漢字
三、日文漢字之音讀、訓讀
四、日語和台語發音相似之漢字字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