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 夢的筆記,追逐田野 ◎黃舒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自 序 未死透的僵持──自古查布鞍回來之後 ◎林倩如 來回古查布鞍一趟,一百公里,僕僕沙塵的黏密,洗浴而下的流水總是帶著各種灰的層次,漩入小小的排水口,讓我一再從身體記憶,視覺的觀想,水流的路徑,反身追溯一趟趟和部落、族人的交遇,是為章節開頭亦成「灰」,獨殊時空中的一個中介地帶。 〈第一部〉墜境,古查布鞍 0 灰的遠色 好茶三度遷村 二○○九年八八風災,好茶再度遷村,二○一○年底入住屏東禮納里(Rinari)永久屋......家屋既已建成,然而精神上的整頓建立,才正要開始。 1/2 灰的沉寂 被安置的日子 老人家不勝克制的拉拉扯扯,跟土地分開。我只能告訴他們必須忍耐,安慰他們。談起那段死寂無望的安置期間,平日豁達的他講來如千斤沉重,無法不眉目封鎖。 3/4 灰的尋根 回家之路 強化部落同心協力走下去的堅實信念,用身體心眼去深刻體會,「我們」從哪裡來。新好茶到舊好茶,雖只有四、五公里的物理距離,上山之路的陡峻峭壁,一趟心靈之路。 5/6 灰的歌昇 音樂在家園裡響起 積極投入部落事務的青年們用音樂注入歡笑與活力,凝聚共識,等待重生的機會。Rinari,漢音禮納里,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7/8 灰的熱氣 最後一個家變 分散、流離之後,好茶失去的不只是個人喪家失產,而是生活真實的家園、部落文化的風土民情......老人家尤其重要,他們就是文化,殷殷等盼新一代來傳承魯凱文化。 〈第二部〉日常生活,搖落 9 灰的赤裸 在這裡有個家 族人多熟悉了誰家住哪裡,家屋變成了可被指稱形容的誰的家。部落人情慢慢和諧,不再困在永久屋,內外社交範圍活了起來,一切重新來過……。 10 灰的決裂 他們的家屋重建,我的生活潰堤 魯凱族將石板屋做為一種藝術,是一種力量和智慧的偉大表現。新好茶之後,雖已趨向現代化的家屋樣貌,仍忙著增建或添加圖騰裝飾,把屋子弄得更好的信念。 11 灰的掐束 田野調查中的身心劇盪 好茶的離散,不是那麼容易掀露的表述,好茶人的離散情境,也不是那麼輕易表達的語詞。在日常生活的情境,才能看到生活、文化等潛沉的實踐履行。 12 灰的止停 家園的未來在彼岸 一戶戶完工後的家屋,村民穿來走去,讚嘆或欣賞他人家屋......然而,下一代能從家屋感受到魯凱傳統文化嗎? 若無法參與其中討論,文化流失之快如手縫的沙啊。 +1 灰的續進 遷村一年,持續流離 總有一天,不管是舊好茶、新好茶或古查布鞍。當族人回到家,大地、部落將會輕輕吐訴,「Ua kelanga su」,你回來了,包圍著你。老人家曾說:「這裡是個好地方。」
作者簡介 林倩如 1977年生,文字工作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破週報》記者、編輯;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專案執行。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