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言 第一章 頭頭是道:看頭明態度 喜歡拉扯頭髮的人個性比較鮮明 / 014 愛把雙手放於腦後者有決斷力 / 017 頻繁搖頭晃腦者顯自信 / 019 抬頭向上表示對你很感興趣 / 021 頭部前傾的人對你無心理設防 / 025 頻繁點頭不一定是肯定 / 027 側頭露頸說明你很有說服力 / 031 愛揚頭露額的人大多很包容 / 033 輕拍頭表示不是很在意 / 035 第二章 眉來眼去:眉眼高低訴隱情 眼睛向右頻飄來飄去,可能在說謊 / 040 瞳孔放大說明非常有好感 / 043 眨眼頻繁有時是對他人的暗示 / 047 有躲閃眼神的人很怕受傷害 / 049 低頭時把眼神上揚的人很自信 / 051 長久的注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資訊 / 053 東張西望的眼睛有逃離的想法 / 056 說話不看人可能已拒絕什麼事 / 059 摸鼻子可能在掩飾心中的慌亂 / 061 愛挑眉的人正試圖示好 / 064 皺眉的人隨時可能爆炸 / 066 眉毛閃動是對人友善 / 068 輕搓耳朵可能已經厭煩 / 070 戴不同的眼鏡反映不同的性格 / 072 第三章 口是心非:無法對你說謊的嘴 繃緊嘴唇的人常常很嚴厲 / 076 嘴角上翹可能是滿意也可能是蔑視 / 078 摀嘴的人可能撒謊也可能自卑 / 080 嘴巴以下瘦削堅硬的人比較倔強 / 083 用指尖撥弄嘴唇的人很不安 / 084 咬嘴唇的含義多多 / 088 口是心非的人正在走神 / 090 抽菸姿勢展示性情 / 093 第四章 笑看風雲:不同的微笑不同的含義 微笑時緊閉雙唇的人拒人千里之外 / 096 微笑的臉不對稱可能是假笑 / 098 眼睛沒有笑意需謹慎對待 / 101 手背擦眼睛可能是拒絕或嘲笑 / 103 邊說邊笑的人人緣好 / 105 斜瞄式微笑獨具魅力 / 107 隨時隨地大笑的人讓人疑慮 / 110 華麗妝容後的笑有討好之意 / 113 第五章 魔術手臂:他的心思,手臂最知道 拳頭緊握也許是自信或是憤怒 / 118 總是摸耳朵可能表示懷疑 / 120 胸前抱臂身體靠後表厭煩 / 123 雙臂交叉也許是拒絕或是有安全感 / 125 兩手叉腰易造成對他人的冒犯 / 127 緊緊合抱雙臂也許是緊張或是防禦 / 129 不經意的十指交叉透露他正沮喪 / 132 摩擦手指可能是緊張 / 135 托盤式姿勢暗示不耐煩或者傾慕 / 138 做尖塔形手勢的人對事情很有把握 / 142 握手的輕重證明對你的重視程度 / 144 輕擦掌微點頭表示肯定 / 146 先凝視再握手想展現自身優勢 / 149 肩膀緊縮可能是生氣了 / 151 反覆摩擦大腿說明很有壓力 / 154 重複觸摸脖子可能正在撒謊 / 155 擰毛巾的動作有態度暗示 / 157 戴不同的手錶揭示不同性格 / 159 手提包隱藏性情 / 161 第六章 姿勢語言:坐姿和站姿傳遞的資訊 誇張的站姿易讓人不適 / 166 抬頭挺胸者通常自視很高 / 168 走路不疾不徐的人比較淡定 / 171 腳踝相扣姿勢的人正在克制情緒 / 173 兩腿相纏的姿勢較容易害羞 / 175 雙臂擺動幅度很大的人很純真 / 178 坐姿豪爽、不拘小節的人帶有威嚇與冷漠 / 180 剪刀姿勢站立的人希望自己隱形 / 183 把自己扔到座位上的人有些局促 / 185 立正姿勢顯示自信 / 186 手插在口袋裡站立的人喜歡挑戰 / 188 「4」字腿型坐姿富有挑戰意識 / 192 習慣坐在老闆座位的人有控制慾 / 195 腳尖告訴你真實想法 / 198 第七章 弦外之音:語音語速背後的祕密 說話前清喉嚨可能是在掩飾情緒 / 202 話多速度又快的人都很單純 / 203 說話慢又帶口頭禪的人較成熟謹慎 / 205 音量高講方言的人性情多粗獷 / 208 不能輕易被打斷話題的人多愛聽奉承 / 209 口齒不清的人意志很堅定 / 211 將肯定語氣詞掛嘴邊的人,很自我 / 212 句句突顯「我」的人,愛表現 / 214 說話總是附和他人的人或圓滑或沒主見 / 216 總是說「其實」的人有點任性 / 218 打電話猛提高聲音的人容易激動 / 220 突然話多可能是掩飾不安或狂躁 / 222 誠實人不一定常說「說實在話」 / 224 不同的口頭禪表現不同的性格 / 226 第八章 有趣空間:身體間距離的和諧與危險 身體向外傾斜隨時準備離開 / 230 習慣攬肩拍背說話的人大多不設防 / 233 突然開始打哈欠希望談話結束了 / 235 逐步後退,他不想與你過於親近 / 236 向你的方向微躬在等你說話 / 239 坐在敵人身邊有利於化解矛盾 / 241 營造私人空間可能缺乏安全感 / 243 空間選擇透露人的本性 / 245
作者簡介 張榮妹 清大研究所畢業,擔任過助教、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班,對精神人格教育做過深入研究,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方面均有精闢言論,常鼓勵人們借古人智慧來改變自己。作者花費了多年的時間與精力,蒐集了大量相關資料,得以成書。曾著有:《偉大心理學之論》、《新心理觀》。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