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窺見魔鬼的容顏
|
|
A Glimpse of Devil Appearanc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 and Regional Processes |
|
|
|
|
|
|
|
|
ISBN |
9789863070955 |
定价 |
NT620 |
售价 |
RM96.90 |
作者 |
夏鑄九
|
出版社 |
唐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5-12-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63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選擇的論文與置於附錄中的專業報告,多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發問角度,即國家的都市政策是如何在當前全球化之下,或是特定的社會政治脈絡(social political context)之下來形構(formation)與實施(implementation)的?而這政策是為國家(state)所發動的,這是一個充滿衝突的政治與社會的過程,也是規畫與設計者所必須認識的首要課題。就在21世紀來臨前後,國家橫渡全球化的惡水,因此,借用作家張大春在2000年元旦書寫的文字,以《窺見魔鬼的容顏》為名,不求驚悚,但求其為統一全書的隱喻。 |
|
|
|
|
|
|
|
|
|
|
|
|
|
|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導言:方法上的說明:都市政策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論問題
第二章 都市研究的全球轉向
第三章 戰後臺灣都市化的重要特徵與西海岸都會區域的浮現
第四章 全球化下都會治理的挑戰:臺灣區域再結構的編納與排除
第五章 全球都會區域的浮現,與新都市問題的挑戰
第六章 漲薪之後的剝奪與排除:富士康工人都市狀況
第七章 住宅政策與社會住宅的政策與執行
第八章 幽靈社區,三鶯橋下野草花?臺灣都市原住民的住宅問題
第九章 研擬原住民族住宅改善
第十章 溪洲部落重建做為都市原住民社會住宅的社會動力與政治過程
第十一章 中興新村,昨日的明日之城的明天何在?
第十二章 對殖民現代性的反身書寫:冷戰時期的臺北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保存與臺灣的現代建築移植
第十三章 全球化臺北的都市再發展策略之文化表現:臺北市北大同文化園區計劃與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方案的形成與執行
第十四章 營造長三角都會區域中的品牌城市:昆山與慈城的地方發展
第十五章 陝西與甘肅農民自建房重建試點示範村計劃項目計劃書
第十六章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初步開發構想性計劃書
第十七章 七海文化園區整體規劃案:初步規劃計劃書
第十八章 結論:適當的規劃理論與規劃實踐
插圖目錄
附表目錄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夏鑄九
1947年生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創新學院2015駐院思想家
【夏鑄九學術著作】
《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
《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
《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
《窺見魔鬼的容顏》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