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570509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优惠价 |
RM50.11 *
|
作者 |
楊添圍
|
出版社 |
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 |
2015-12-1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是瘋狂?或是正常?
是有罪?或是免責?
究竟如何判決,才能彰顯真正的正義?
1981年,美國青年辛克利為了證明自己對影星茱蒂.佛斯特偉大的愛,刺殺總統雷根。隔年陪審團以精神異常之名,判定無罪。
2011年,挪威青年布列維克為了宣揚極端政治理念,濫殺77人,震驚社會。經過兩次精神鑑定,判決翻盤,以布列維克神智清楚為由重判21年徒刑。
對於可能精神異常的嫌犯,司法界與精神科醫師究竟以何種標準,來判定嫌犯的生與死?
在現代司法案件中,嫌犯因精神異常而得以無罪或減刑,已很普遍。但這觀念並非自古就有,遲至十九世紀,英國才第一次出現此類判例。經過將近兩百年的法庭辯論,司法終於在正常與瘋狂的天平上,逐漸取得平衡。
自十八世紀以降逐漸成熟的臨床精神醫學,以及晚近兩百年來英美地區累積的案例與法庭判決,對當代司法精神鑑定起了關鍵的指引作用。但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個案史,卻少有人仔細推敲、了解其前後脈絡。
本書作者楊添圍是國內少數司法精神醫學的專家,採取歷史辯證的觀點,將許多具有指標意義的著名案例,做了深入淺出的探討。透過行刺維多利亞女王而遭流放澳洲的愛德華.奧斯福、因愛慕女演員茱蒂.福斯特而刺殺雷根的辛克利,到血洗烏托亞島的挪威殺人魔布列維克等案的詳盡介紹,作者解釋精神異常抗辯的觀念演變、評鑑標準、各派觀點與輿論媒體的影響。由於事涉人權、正義等面向,這類案件向來頗多爭議,法庭上攻防不斷,因此讀來饒富趣味,堪稱一本精神異常抗辯的歷史演義。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以歷史角度耙梳司法精神醫學發展的本土著作。
*列舉歐美許多轟動一時的著名案例,透過既淺顯又詳盡的分析,讓讀者明瞭精神異常抗辯的流變,展現出現代社會對於人權、正義觀念的不斷修正,以期讓受害者與精神異常的者的正義皆能得到伸張。
*不論是精神醫學界、法界人士或一般讀者,都能在知識性與閱讀樂趣上收穫豐富。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文正(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前台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次專科學術召集人)
吳建昌(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臺灣大學醫教生倫所副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嘉新(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師)
張麗卿(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教授、台灣刑事法學會理事長)
鄭重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一】法學與精神醫學的重要橋樑/張麗卿
【推薦序二】英美精神異常抗辯的歷史演義/吳文正
【推薦語】
【自序】我們終將克服難關
第一章 馬克諾頓:揭開現代精神異常抗辯的序幕
前言
早期的免責觀念
瘋人、孩童與野獸/是非對錯準則的起源
啟蒙時代到工業革命之間的數個審判
肚子裡的魔鬼與邪惡的管家/特魯里戲院槍殺案與妄想準則
貝林罕的絞刑台:妄想準則的否定?
行刺女王:妄想準則以及不可抗拒之疾病衝動
世紀之審:丹尼爾.馬克諾頓案
案件經過/審判過程
貴族院的五個提問:歷史性的馬克諾頓判決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
再生之旅:從弒君者到正直善良的公民
重生的自由人/「我殺了維多利亞」
等候女王發落/尾聲
第二章 馬克諾頓法則與不可抗拒之衝動
馬克諾頓法則之個別元素
1. 心智疾病/2. 理性缺損/3. 知曉/4. 行為之本性與特質
5. 錯誤
對馬克諾頓法則的批評
新罕布夏法則:產物法則的前身
不可抗拒之衝動?
從不可抗拒衝動到自我控制準則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
蘇格蘭人馬克諾頓
黑衣女王的八次劫難/帝國崛起:不安的維多利亞時代
馬克諾頓的刺殺/審判與監禁/後語
第三章 醫療準則的法庭實驗與典範再臨:從達倫法則到模範刑法典
馬克諾頓法則,廢或存?
產物法則與達倫判決
達倫案:三度入院竊賊引發的法庭實驗
實驗的結果
1962年麥克當諾判決
典範再臨:模範刑法典法則
第四章 以疾病之名:局部精神異常與單一狂躁症
精神異常:宛如野獸或全然瘋狂?
精神異常的各種樣貌
單一狂躁症
昂希妲‧葛尼耶與殺人狂躁症
專家證人:精神科醫師出庭
局部精神異常與妄想準則
典範轉移:診斷概念的改變
第五章 來自蘇格蘭的另類思考:減輕責任
局部精神異常與部分責任
「瘋老爺」汀沃案
引進英格蘭
減輕責任立法之後
第六章 狂烈的愛:辛克利案與精神異常抗辯改革
「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展示」
從未謀面的影迷/刺殺行動開始
希爾頓飯店前的槍擊
辛克利的審判:專家的戰爭
全民運動:抨擊精神異常抗辯
因精神異常而無罪的留置/力圖改革:限縮、廢除或替代
舉證責任與專家證詞
改革成效
廢除精神異常抗辯/限縮法律準則/舉證責任
有罪但有精神疾病
第七章 精神異常抗辯別來無恙
普世原則:認知準則與控制準則
疾病原則與產物法則
無罪,但自由了?
挪威悲劇:722大屠殺
壞或瘋
專家的戰爭或輿論的審判?
【延伸閱讀】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楊添圍
1963年生,臺北艋舺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在臺北市立療養院完成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目前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2015年9月中開始兼任院區院長。
為了探索犯罪學與精神疾病相關性,2007年取得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楊添圍除了一般精神疾病的診療工作之外,最主要熱衷於司法精神鑑定的工作,以及司法精神醫學的教育訓練。除了精神科醫師工作外,偶而,會在臉書上發表精神醫學、異常行為以及犯罪相關的網誌。
曾與周仁宇醫師合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一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