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一):永遠在路上∕楊翠 推薦序(二):唯日常能趨向真實∕阿潑 序 章 流浪 知識轉折與取向認同|我、西藏及田野角力|落腳與重返田野地 第一章 負傷的鄰人 西藏抗暴歷史創傷|流亡開展與難民身分|藏民庇護背後的中印角力|經濟觀點下的政治庇護|西藏流亡的歷史定位|宗教精神支撐生存信念|移動造就日常變化|無家可歸與生存異化 第二章 捷徑 默會的轉山儀式|崇敬神聖的身體苦行|決意離開西藏家鄉|想像中的自由及其代價與折磨|考量遷移西方的難題及盤算|流亡歲月仰仗捷徑|山城夜晚風雨生活|跨國視訊安頓「回不去」的惆悵 第三章 思念轉化 隱匿巴士站裡的遠行盼望|相互取暖依偎的「失敗人生」|夢想天堂裡日日等水|西藏民族運動與非政府組織|文盲格桑的民族情感轉化 第四章 生產與勞動 印南拜拉古比的經濟生產:農業與宗教交融|印北德蘭薩拉的經濟生產:商業與宗教交融|合作社事業|翻轉難民刻板形象的經濟差異|印藏勞動力交換中的文化張力 第五章 暗黑經濟 還俗札西的諸多「第一次」|錢流轉與風險無常|邊界經濟與商品供應鏈|邊境走私「賭一把」翻身機運 第六章 隱匿 熱情的人引來熱情的耳語|流言蜚語關乎族群集體欲求|聽聞佛法的搶位戰略|修行道上以關係為網、謠言為障|藏匿自身,任語言堆疊封存流言 第七章 自焚 族群身心受苦的終極化現|受民族情感灌溉的哀悼|自焚英雄遺體回城的單行道路|喪禮儀式撫慰集體哀傷|儀式的神聖性與精神召喚|團結向上的精神力量|藏人受苦的集體性及其意義|與死亡鑲嵌的哀慟復仇和民族情感轉折 終 章 民族苦難的精神氣質:後殖民的心理糾結 缺乏連字號的難民身分矛盾|貼附於印度社會的藏族離散|不融合生活圈的族群加壓|屯墾區作為連結世界的中心|跳機翻轉西藏民族情感的糾結|公民與難民身分的矛盾|少數族群的歸屬困境和倫理選擇|流亡藏人的過渡性後殖民情懷 註釋 參考書目 跋:流亡的存在書寫——用生命寫作的公共型邊緣學術人∕林耀盛
作者簡介 鄧湘漪 參與國際發展工作二十年有餘,以貼身在場的蹲踞姿勢,參與東南亞、南亞、非洲、南太平洋國家,以及台灣原住民地區災難重建之實踐行動與學術研究。近十年來,關注西藏議題,並投入印度流亡藏人屯墾區的田野工作。奠基於過往苦難現場實踐經驗的挫敗、創傷及反省,一路走來,試圖追尋以更加溫柔、合宜的觀點理解他人、自身和這個世界。自我的身體與精神世界擺盪於各種有形、無形邊界之間,在政治國界與族群身分疆界之上,思索人存在的道德面貌。作為一個投身族群情感流動研究的學術邊緣人,西藏民族的流亡生活映照的正是自我生存形式的殘缺,而我們總冀求著拾遺補憾。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