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第一章 為日本飲食憂心 美食評比指南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標示過長菜單的陷阱 「又慢、又少、又貴」的蕎麥麵屋熱門的理由 「講究的店家」令人困擾的誤謬 讓「拉麵崇拜主義」適可而止 蔬菜真的有那麼了不起嗎? 客人何必討好廚師? 太依賴鹽會讓師傅的手藝鈍化 自己發掘想去的餐廳吧 所謂「和食」究竟是什麼? 和食有全球化的必要嗎? 「接待」能讓人看出來嗎? 沉迷於投票的愚蠢該罵 正月前三天,應禁止和食以外的其他食物 「一定要喝日本酒」的反論 京都在節分享用鹽烤沙丁魚的原因 美食的本質──不可讓「時鮮」成為死語 為什麼飯碗在左,味噌湯碗在右 日本料理的正面非常重要 坐著吃與站著吃,不合禮儀之處 為單手持智慧型手機「邊看邊吃」感到憤慨 人不是只為吃而活著 有誰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 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淪喪 居酒屋不必設托兒室! 加油!古老而美好的喫茶店 「吃到飽撈本」的聯想 ▍第二章 當心氾濫的飲食資訊 「柔軟」在飲食方面不是讚美之辭 關於拍攝食物的行為 不可假借部落格之名騙人 對部落格不必要的「廚師崇拜主義」提出異議 部落格其實讓店面與客人陷入不幸 未成熟部落客的功過 感嘆缺乏料理評論家 對於「吃」這個字有意見! 從填字遊戲展開的飲食風潮內幕 「食品偽裝」與媒體的「庶民偽裝」 探討文化飲食講座的意義何在 為濫用片假名的日本料理店嘆息 就算飲食鑑定合格,味覺也不會變敏銳 在營業時間,店裡的主角是客人 關於縮時料理與邊走邊滑手機,我想說的是…… 迷信產地究竟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第三章 守護京都的傳統飲食 「謝絕生客」真正代表的涵義 當京都人呢喃著「這真不得了啊」 對客人與店面來說,信賴感與緊張感有其必要 為什麼「割烹」令人覺得難為情 向「割烹」的始祖「濱作」學習 兩種「歡迎」用語的差別 這不是誇獎的話 「京都的淡味」是誤解 如果京都人要請你吃茶泡飯? 對「送來的點心」的誤解 從「和式點心」可看出京都飲食文化的崩解 當錦市場淪為小吃街時 批評方向錯誤的京都介紹節目 想對「模仿的店」提出建言 京都陸續出現高級割烹店的內情 對「京風懷石」、「盆栽」的用心 在京都關於鰻魚與黃瓜的約束 好不容易找到真正好店的心得 「大丸百貨的紙袋」所教我的事 代後記 感覺「招待的形式」的幸福
作者簡介 柏井壽 日本知名美食旅宿達人。 一九五二年生於京都。大阪齒科大學畢業。在京都市北區開設牙科診所之餘,執筆撰寫與京都相關之書籍與旅遊隨筆等,著有《享受京都》、《京都料理的迷宮》、《極致的京都》(光文社)、《京都的價格》(president社)等作品,忠實描寫自己出生成長的京都。並為知名雜誌《Discover Japan》、《dancyu》、電視節目擔任京都特輯審訂者。近期作品有《日本百名宿》(光文社)、小說《鴨川食堂》(小學館)。用筆名柏木圭一郎發表,以京都為背景書寫的推理小說也相當受歡迎。二○一三年發起的「日本味之宿」企劃引起熱烈迴響。 在台出版有《日本深度之旅:京都街道探索-京都旅遊書獨創遊遍東西南北六十條道路》、《日本百名宿:旅館權威柏井壽的和之宿聖典,絕景、溫泉、美食旅宿100選》、《鴨川食堂》等著作。 譯者簡介 嚴可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遠流出版集團等機構,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路上觀察學入門》(合譯)、《古書比孩子重要》、《今日元氣朝食提案:幸福的每天,從尋常的早餐開始》、《小津安二郎的餐桌》等藝術生活類書籍。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