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承《香港〃舊事重提》,本書收錄了香港著名畫家江啟明先生多年來走訪香港大街小巷寫生描繪的畫作,並以簡煉的文字把舊時香江、現在香港的一面,按題細說對照一番。細讀本書,讓我們知道香港的那些年、那些事,然後更了解我城。 本書以七個章節述說出香江的變幻: .地區和地方:由以前的滄海桑田,到今天的高樓處處,香港地的樣貌已今非昔比。 .日漸消失的店鋪:講述人情濃到化不開的小店如何興盛與被淘汰。 .節日與民間傳說:節日源遠流長,現在,大家又如何看待節日和各種民間傳說。 .時事民生:回憶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大小事。 .生活與娛樂:重提香港人的「舊式」的生活習慣和「蚊型」娛樂活動。 .飲食與人:「民以食為天」,細說香港人粗茶淡飯的日子。 .香港趣聞:重現香港的「輕」新聞,又開心又長了對香港的認識。 幾十年來,江老師的街頭寫生畫作為香港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回憶,以下是城中幾位名人對其作品曾經作出的評價: 「不管你對畫作有沒有認識,但當你看見江老師用鉛筆如實地描畫出香港的不同建築物,不同生活寫照,不同鄉野草木,你會驚訝於畫家捕捉一事一物的細心和感情,也會驚訝於畫家筆下的景物一如攝影機鏡頭下的烙印,所不同的是,畫家筆下的一屋一瓦均載著感性和溫情。」 ──《經濟日報》專欄作家李韡玲女士 「麥理浩在任時期,也很欣賞素描風景畫家江啟明,掏腰包買了他一連串風景畫。因為江啟明筆下,捕捉了香港五十年代舊樓遍街的上環景色。」──名作家陶傑 「江啟明可以說是本土第一代老畫家……他的寫生作品都是通過一枝5B鉛筆和畫家自己的敏銳觀察去完成的。人人看見的客觀景象也是一個模樣的,不過人人經過思考而看見的東西,可以很不一樣,這反映你個人主觀的觀察力,這也是從一幅寫生素描可見作畫者功力的重點所在。」──《經濟日報》出版社社長石鏡泉
第一章:地區和地方 沙田的發展 車公廟的將軍 離島的鹹味 大嶼山 油麻地果欄 香港墳場 上山下海 有山有水 市肺在哪裡 工廠和貨倉 社區會堂 第二章:日漸消失的店鋪 雜貨鋪 士多鋪 茶餐廳 快餐店 麻雀館 武林館 電影院 招牌 朱義盛店 文具店 銀號 第三章:節日與民間傳說 清明時節雨紛紛 復活節的生死 冬大過年 人日,人人生日 漁民之神 舞火龍慶典 打小人 檀香 殭屍回鄉 中國的鬼 賄賂灶君 年獸 接財神 利市封 錢罌 第四章:時事民生 警察與市民 盜賊 老人居所 殘障 勞工 古建築物 馬桶 徒置 垃圾 無煙工業城 電力 印刷 中西醫療 歷史及風俗文化 政治 科技 環保 幼兒教育 教育 窮學子生存記 國內同胞 文化沙漠 正能量 第五章:生活與娛樂 飲茶 報紙 涼茶 乘涼 電話電報 鞋與屐 電影 天空小說 漫畫和動畫 粵劇 賣藝 功夫 賽馬 風箏 遠足 第六章:飲食與人 食 海鮮 雞與病 盆菜 飲料 水 米 番薯 甘蔗 第七章:香港趣聞 炸彈 工展會 馬拉松 示威暴動 移民之島 接班人 風水 公仔佬 披頭四 獅子山精神 盞鬼俚語 過去式 迷信 人鬼 後記
作者簡介 江啟明 1932年出生,是香港土生土長的畫家,六十多年來一直醉心於繪畫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傳承。 先後任教多間學校,可謂桃李滿門,除畫作及教授外,還出版了六十多本作品。其藝術成就早已獲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在2008年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成就獎」表揚它在視覺藝術上的成就。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