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劉先生既作《唐代政教史》,二十年後又著述《宋代政教史》以揭文治之世。嘗謂:「是以治宋史而不治唐史,無以見唐代治運之隆,魄力之大,氣概之雄,崛起於中古時期,目空今古。然治唐史而不治宋史,又無以明宋人文治之盛,國氏之弱也。」由此兩朝之觀摩比較,方知中國歷史之大轉變,乃強弱之樞機,盛衰之際限。然兩朝史實,尤當融會貫通,始能深切認識中國社會之根基,民族之本質,與思想文化之淵源,上承秦漢之質實,下啟明清之虛文,繼往開來,最重要之過渡期也。 本書特色 1.本書詳論南北宋文化、教育等史事。 2.本書為治史者必備史料。
中篇 宋代教育內容 第一章 學校組織與編制 第一節 中央官學 第二節 地方教育 第三節 書院教育 第四節 私人講學 第五節 學校行政及管理 第六節 圖籍與印刷 第七節 學風與士氣 第二章 貢舉考試制度 第一節 貢舉科目 第二節 貢舉人數 第三節 考試 第四節 放榜 第五節 登科習俗 第六節 考試官 第七節 賜出身 第八節 舞弊與懲處 第九節 貢舉評論 第三章 官吏銓選制 第一節 入仕途徑 第二節 舉官法 第三節 銓選與考課 第四節 館閣取士 第五節 出身授官 第六節 官俸 第四章 教育家及其教育理論 第一節 胡瑗 第二節 周敦頤 第三節 王安石 第四節 張載 第五節 程顥 第六節 程頤 第七節 朱熹 第八節 張栻 第九節 呂祖謙 第十節 陸九淵 第五章 學藝(一) 第一節 經學 第二節 道學第三節 文學 第六章 學藝(二) 第四節 史學 第五節 地理 第六節 法律 第七節 書法 第八節 圖畫 第七章 學藝(三) 第九節 音樂 第十節 醫藥 第十一節 曆算 第十二節 工藝 下篇 宋代文化教育之影響 第一章 對元明清之影響 第一節 學校與貢舉 第二節 各種學藝 第二章 對高麗之影響 第一節 朝聘之往來 第二節 中韓關係 第三節 海上交通 第四節 中國文物東漸 第五節 入宋賓貢留學 第六節 宋人流寓高麗 第三章 對日本之影響 第一節 宋日之交通 第二節 日僧入宋吸收文物 第三節 宋僧赴日鼓吹禪風 第四節 中國文化傳進日本 第四章 對越南之影響 第一節 黎朝受宋冊封 第二節 李朝政教漸興 第三節 宋亡遺臣南奔 第四節 越南深染華風 結論 第一節 建國之特徵 第二節 朋黨與士氣 第三節 輕武與外患 第四節 人民性格及生活 第五節 對文化學術之貢獻 附插圖 一、宋太祖像 二、宋太宗像 三、宋神宗像 四、王安石像 五、宣仁聖烈高皇后像 六、司馬光像 七、宋高宗像 八、岳飛像 九、宋高宗賜岳飛御札 十、元軍攻取臨安之進兵路線 十一、新會厓門奇石角 十二、糧食漕運圖 十三、司馬光獨樂圖 十四、馬和之女孝經圖 十五、洛陽耆英會圖 十六、白鹿洞書院 十七、宋刻劉賓客文集 十八、朱熹像 十九、蘇軾像 二十、蔡襄求澄心堂紙尺牘 二十一、蘇軾墨跡 二十二、黃庭堅墨跡 二十三、米芾墨跡 二十四、宋徽宗牡丹詩 二十五、范寬谿山行旅圖 二十六、郭熙早春圖 二十七、米芾春山瑞松圖 二十八、李唐雪江圖 二十九、馬遠山徑春行圖 三十、 夏珪溪山行旅圖 三十一、趙昌牡丹圖 三十二、劉松年羅漢圖 三十三、梁楷潑墨仙人圖 三十四、歐希範五臟圖 三十五、蟹狀星雲 三十六、官窰粉青花觚 三十七、南宋修內司官窰粉青貫耳壺 三十八、南宋郊壇下官窰油灰三孔方壺 三十九、緙絲花鳥
作者簡介 劉伯驥 清光緒三十四年生(西元1908年)﹐廣東臺山人。1937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系﹐曾任廣州市立第一中學教務主任﹐《廣州日報》主筆。抗日戰爭期間赴美國留學﹐獲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專攻歷史﹐選爲美國教育學榮譽生會會員﹐獲紐約中美聯誼會文學獎。 劉先生學識宏富﹐傾心文史﹑埋首著作﹐主要作品有《廣東書院制度》﹑《春秋會盟政治》﹑《中西文化交通小史》﹑《唐代政教史》﹑《宋代政教史》﹑《六藝通論》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