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增訂本)
|
|
Law and Social Change: The Chinese Experience Past and Present –Enlarged Edition— |
|
|
|
|
|
|
|
|
ISBN |
9789866286490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馬漢寶
|
出版社 |
Airiti Press Inc.
|
出版日期 |
2012-06-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96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法律與社會的關係密不可分。法律原在規律社會生活,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結構。本書輯錄臺灣法界耆宿——馬漢寶教授有關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的十五篇論文。透過其數十年對中國社會的研究與觀察,廣泛探討法律思想與社會制度、以及法律制度與社會變遷之關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在法律現代化(西方化)的過程中應如何互相協調,又法律現代化後對中國的社會制度造成了何種影響,皆可自本書一窺堂奧。
馬教授執教臺大法律系長達44年,本書可謂中國法律現代化過程之最佳見證,不僅對研究法律的專家學者以及法律學系的學生極具參考價值,對於想了解中國法律現代化進程的一般讀者,也是最佳的入門途徑。
作者簡介
馬漢寶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前司法院大法官)
民國15年(1926)農曆11月27日生。上海國立復旦大學法律系肄業(1944-47),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50);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法學院研究(1964、1975-76)。
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暨法律研究所教授(1964-1999)、考試院考試委員(1972-1982)、司法院大法官(1982-1994)、中央研究院評議員(1984-2002)。先後應聘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院(1971、1989)、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學部(1981-82)、香港大學法學院(1991)、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1994)、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1995),擔任客座教授。並曾應邀為法國法蘭西學院(College de France)訪問講座(1993)、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所首任(1998)「李多慈傑出學人講座」(Jules Chen Ing Chang Ritholz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中國北京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1999)。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主要著作有: 《國際私法總論》 《國際私法總論.各論》 《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 《國際私法論文選輯》 《西洋法律思想論集》 《西洋法律思想主流之發展》 《Law and Tradi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Taiwan: The Leg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等專書,並發表期刊論文數十篇,詳見書末列表。 |
|
|
|
|
|
|
|
|
|
|
|
|
|
|
目錄
I、法律思想與社會制度
第一篇 法律、道德與中國社會的變遷
第二篇 儒家思想法律化與中國家庭關係的發展
第三篇 個人在中國傳統與現代法律上之地位
第四篇 法律教育之前瞻與基礎法學
II、法律制度與社會變遷
第五篇 中國法制史之名稱與研究範圍
第六篇 美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之制定及發展
第七篇 龐德論中華民國憲法之發展
第八篇 龐德論中華民國法律之發展
第九篇 臺灣之土地改革──實行法制之一項範例
第十篇 法律與科技發展
第十一篇 法律教育與國家考試
第十二篇 哲學對法律實務的影響
第十三篇 近三十年法律與社會變遷之關係
第十四篇 論共產中國社會主義法制之建立
III、結論
第十五篇 思想、法律與社會變遷:歷史觀點下的中國經驗
著者簡歷
著作簡表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