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台灣「大甲媽」大甲鎮瀾宮不強調神蹟,卻創造跨世代的奇蹟。二十世紀跨進二十一世紀的幾十年之間,鎮瀾宮從台灣中部海線宮廟,快速發展成為兩岸最知名的宗教大鎮,在新世代的帶領下,傳統民間宗教的良善美好,進入現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鎮瀾宮近年來的活動力和影響力,曾被《經理人行銷雜誌》選為台灣最佳企業管理案例,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並被媒體喻為大甲鎮瀾宮轉型躍升的「總設計師」,評價指出其能「跳脫傳統思維,將遶境活動變身文化嘉年華會,同時拉近年輕族群,在兩個多月的媽祖文化節中,成功吸引六百萬人次參加,創造的經濟價值估計達三十多億元。」 大甲鎮瀾宮究竟如何創造出「跨世代」的傳承?這是本書寫作的動機。自一九九九年起,兩位三十多歲的「少年輩」董事長顏清標和副董事長鄭銘坤開始掌舵領航,為何能把大甲媽帶往如今的新氣象和空前盛況?一路探究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鎮瀾宮其實並不談傳奇,而最在意精神上的傳承,在不斷創新的腳步中,仍清明執著於回歸媽祖信仰的純粹本質。 帶領大甲媽大步走出去的鄭銘坤說,感謝媽祖的智慧,感謝上一代所走的路。數百萬人參與的大甲媽遶境進香,是鎮瀾宮興盛的最重要指標,近年來規模越來越大,被國際媒體譽為全球三大宗教盛會之一。鄭銘坤說,最感動的是,他看到很多年輕人,背著父母長輩的衣服來跟著遶境,為身體欠安的家人祈福,比燒香吃素更有心靈上的效果。 生病的人最怕沒有人陪伴,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關心,兒女子孫們帶著長輩的衣服,虔敬誠心一步一腳印走過之後,長輩穿上遶境祈福過的衣服,感受到兒女子孫的心意,就有好精神,就能生出新力氣。遶境途中所經之地,也都是這種一代傳一代的心意。彰化南瑤宮附近整條街的家家戶戶,全都插上鮮花擺出供品迎接媽祖,早年大甲媽遶境隊伍走到這裡是晚上十點,近年人越走越多,走到這裡已是凌晨兩點,家家戶戶男女老幼都還在等,八十多歲的阿嬤說,媽祖婆還沒來,怎麼捨得睡。 記者沿街訪問迎媽祖的民眾,你們這麼誠意是在求什麼,有人說是為了求阿公阿嬤平安健康,有人說是求保庇子女工作順利,年紀大的人說求保佑孫子孫女健康長大,記者訪問後結論說,每一個拜媽祖所求的,都不是為自己,這是台灣最美好的風景。 從小跟著家人拜拜,從小看到家中長輩們誠心向媽祖祈求時,所關心的都是家人親友,一路看著這種信仰長大的孩子,心境會有所不同,從小就會懂得關心別人、照顧別人。鄭銘坤說,這是世傳世最好的教育。 全世界海神有數千多種,在華人地區,媽祖是其中極少數有實人實事的知名海神,而媽祖的信仰,來自很單純的慈愛。媽祖林默娘其實並沒有神力,只是一個中國本土南方小港口漁夫的女兒,媽祖本人為了救自己的父親,遭遇海難而失去生命,留下的不是神蹟,而是對家人的關懷和愛。 本土長出來的媽祖,沒有神話,沒有神力,沒有奇蹟,離我們最近,但卻有最大的影響力,因為,媽祖接近了尋常人家,感動了每一個平凡有愛的家庭。由信仰中產生信念,信念中產生信心,信心帶來了力量。大甲鎮瀾宮在前人的基礎下,發展為台灣中部重要的民間宗教信仰中心,在二十世紀跨越二十一世紀的二、三十年之間,擴展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宗教大鎮,其間有許多充滿愛心、智慧、識見和奉獻的故事,不論是創造故事的人,還是因為這些故事而被媽祖慈悲雨露潤霑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大甲媽的囝仔。 源自單純的愛與關懷,媽祖信仰在新世代傳承,全台灣和海外所有供奉媽祖的宮廟,全世界有華人的地區,無數的尋常人家,無數的平凡有愛的家庭裡,都有媽祖的囝仔。
序 台灣最美好的風景,世傳世的最好教育 第一章 尋找媽祖的囝仔 每個人身邊都有媽祖的囝仔 大甲鎮瀾宮跨世代影響力六大傳承 第二章 媽祖的囝仔在兩岸 一九八七年,大阪的那一個晚上 二○○○年,臨時去找二十架飛機 高雄火山橋的另一個名字 第三章 媽祖的囝仔建鎮瀾兒童家園 顏清標與郭台銘的第一次見面 送米送菜的母親身影 二‧八億元神奇消失 什麼是有家的感覺 第四章 媽祖的囝仔在愛的家園 誰人講阮無媽媽 邊緣上的光 十八歲以後的瓶頸 第五章 台灣媽祖聯誼會發展擴散 成立台灣媽祖聯誼會 差一點,朝聖宮就蓋不起來 基隆港口大甲移民的心靈原鄉 第六章 大甲媽囝仔的心靈感應 大甲媽有沒有託夢給你? 靠得這麼近,我從媽祖感應到什麼? 大甲媽,大家的 一家露店,六十年的三代故事 永生難忘的那十一天 第七章 鎮瀾宮的推手 顏清標:軟勢的力量 鄭銘坤:從總鋪師到總設計師 過年夜的那一碗蕃薯湯 第八章 媽祖的智慧與眼光 大海航行的方向 哪裡才是媽祖的娘家? 從單向道到雙向道 翡翠媽祖的一行淚 第九章 媽祖的囝仔愛文創 信仰結合文創貼近年輕的心 大甲媽被大學「設計」了 第二千九百四十面金牌是誰家的? 媽祖婆田上的機器人 第十章 媽祖的囝仔迺台灣 彰化囝仔任賢齊拍電影 國二起就離不開媽祖了 一股從丹田上來的熱氣 大甲媽遶境微百科
作者簡介 陳榮裕 1963年生,彰化中學、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國時報及蘋果日報記者、撰述委員,商業周刋特約撰述,曾任教南投同富國中、北縣樹林國中、北市民族國中、北市明倫高中、北市金甌女中、開平餐飲學校、康寧專科學校。曾任公共網路文教基金會企畫總監,數位學習雜誌總編輯。 著有《跑出生命力—不倒鬥士吳興傳》、《媽祖的囝仔—大甲鎮瀾宮跨世代傳承》等書,企畫製作紀錄片《沒有終點的旅程》入圍金穗獎最佳紀錄片。曾獲台北市教育叢書主編獎、國軍文藝金像獎、陸軍文藝金獅獎。 四十五歲以後開始學習跑馬拉松、打網球和拍攝人物故事紀錄片。對幸福的定義是:看見所愛的成長,並且有人可以分享。希望能一直做與分享幸福有關的事。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