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206712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許倬雲
|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5-03-25 |
装订 |
軟精裝. 單色印刷. 328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中國世襲王朝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夏代,歷經朝代更迭,夏、商、秦、漢、唐等時期都曾是中國的代名詞。但鮮為人知的是,「契丹」與「桃花石」兩個稱號在西方歷史上,也代表過中國。分分合合的中華世界,竟已說不清最初的源頭來自何處。
那麼,一個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
從「共同體」角度出發,許倬雲先生討論的是由不同族群組成的中國何時出現,又何時成為一個難解疑團。而政權、經濟活動、社會組成及文化發展等四項變數,維繫中國為一體而不墜的力量究竟為何?
不同族群相互融合,造就中國之廣與大。在全球化無可避免的年代,東西方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難以僅用邊界區隔。如何建構一個沒有限制的大同世界,存續發展已有千年之久的「中國模式」,將是未來各國借鏡參考的重要範例。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 「中國」共同體的未來與挑戰
第一章 緒論
共同體的出現,從「成核」開始
第二章 新石器時代族群的分合
不同文化體融合出新的歸屬和認同感
第三章 核心的形成:夏、商、周三代的連續發展
「中原」成為穩定的權力中心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華夷」觀念
中國邊界不在「地理」,而在「文化界定」
第五章 天下帝國:關鍵性的秦漢時代
「文官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效凝聚群體意識
第六章 秦漢時代的擴張
「軟實力」維持政治和文化整體性
第七章 天下國家模式的衰壞
南北朝時期出現族群融合高峰
第八章 隋唐的天下國家
擁有極大包容性和彈性的天下秩序
第九章 宋、遼、金和西夏的時代
華夷之辨加深漢人族群意識
第十章 金、元時代的外族征服
外族政權本質―暴力統治與二元政體
第十一章 明代:專制皇權(上)
天下國家結束,華夏文化崛起
第十二章 明代:專制皇權(下)
在全球化潮流中缺席,錯失發展機會
第十三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上)
社會精英與文化活力日漸衰落的皇朝
第十四章 滿清時代:最後一個征服王朝(下)
盛世發展「結束於開始之時」
第十五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上)
四個變數交互影響,共同體出現強弱盛衰
第十六章 後論:中國共同體的發展(下)
修正雙重迷失,建構人類共有與協作的根本
附錄 《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從體的存在》解說――葛兆光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許倬雲
以社會科學理論治史見長,長期關心中國議題的歷史學家。此次從「共同體」議題出發,討論華夏中國的未來所在。
知名歷史學家,198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與社會學系榮休校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前後執教於台灣、香港和美國多所大學院校,擅長以社會科學理論及方法治史,專長領域為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和中國上古史。
代表著作包括《求古編》、《西周史》(聯經出版)、《從歷史看人物》(洪建全基金會)、《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英文漢聲)、《現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類未來的困境》(遠見天下文化)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