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作者序〉路康之旅 Part 1 靜謐與光明的建築旅程:路康的成長背景與作品介紹 大器晚成,由美國本土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融合古典與現代於一體,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空間、結構與設備完美地整合在充滿哲學思維的建築實踐之中,讓建築作品迴響著空間詩意。 動盪的幼年期 早生的藝術才華 從藝術到建築 賓州大學,法國老師 建築師事務所初體驗 與艾絲瑟相遇 歐洲建築旅行 事業轉折與婚姻生活 歐洲現代建築在美國流行 關注住宅設計的ARG 推動低收入住宅設計 建立論述 邁向建築大師之路 到耶魯大學任教 羅馬美國學院駐院建築師 耶魯藝廊擴建 事業與情感的關鍵人物安婷 耶魯藝廊結構設計 回母校賓州大學 想玩大的:城市規畫 從小實踐:特稜頓浴室 讓結構與建築巧妙結合 使用不便的偉大建築 沙克疫苗發明者的青睞 人生的另一座高峰:沙克中心 海外委託大案之一:印度管理學院 海外委託大案之二:達卡國會大樓 如神聖空間的圖書館 美術館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為藝術而存在 最後一幢建築傳世之作 未完成的建築故事 遺產 傳人 深思熟慮的設計思考 Part 2 空間本質的探尋:路康代表性作品賞析 一種充滿紀念性氛圍的靜謐空間特質,在光線的呈現下,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當陽光從結構的開口灑落,空間彷彿詩歌般揭露構築的真理,寧靜地體現出空間內在意欲為何的特質。 1. 1951~53/耶魯藝廊(Yale Art Gallery) 2. 1957~64/理查醫學研究中心(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Towers) 3. 1959~65/沙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4. 1965~72/艾瑟特圖書館(Exeter Library) 5. 1966~72/金貝爾美術館(Kimbell Art Museum) 6. 1969~74/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Part 3 建築的內在革命:空間和設備系統的整合 我們在設計時,常有著將結構隱藏起來的習慣,這種習慣將使得我們無法表達存在於建築中的秩序,並且妨礙了藝術的發展。我相信在建築或是所有的藝術中,藝術家會很自然的保留能夠暗示「作品是如何被完成」的線索。 1. 設備的整合形式 2. 建築構造與設備配管整合 3. 路康建築的思維與實踐之一:實驗室 4. 路康建築的思維與實踐之二:圖書館 5. 路康建築的思維與實踐之三:美術館 6. 結語 索引 圖片出處
作者簡介 施植明 法國國家建築師文憑(巴黎拉維列特建築學院)。現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建築思維研究室主持人。著有:《閱讀巴黎》、《建築省思》、《科比意:二十世紀的建築傳奇人物柯布》、《台北建築MAP》等,並譯有許多建築相關書籍。 劉芳嘉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博士,曾任建築系、室內設計系兼任講師,目前為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