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之不可思議:揭開輪迴之謎
|
|
「死U谜」y说: 轮回转生 : 生命U不可思议 |
|
|
|
|
|
|
|
|
ISBN |
9789579967730 |
定价 |
NT230 |
售价 |
RM35.90 |
优惠价 |
RM31.95 *
|
作者 |
達賴喇嘛
|
译者 |
江支地 |
出版社 |
立緒
|
出版日期 |
1997-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63 页. 14.8.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達賴喇嘛代表了一個完整存留到今天的偉大智慧傳承,對現代世界而言,西藏代表了一個世代,彼時,生活集中於精神面,世界在和諧之中,靈命發展到了最高的層次。如今,是一個漂泊與危機的時代,我們比昔日更需要這個智慧。 |
|
|
|
|
|
|
|
|
|
|
|
|
|
|
目錄
- 死亡是什麼《像換掉破舊的衣服》
- 無限的生命
- 「死亡」像換掉破舊的衣服
- 生命活在無限的時間中
- 新的人生來臨了
- 死亡的恐懼
- 對死亡的恐懼與對未來的不安是同質的東西
- 認為只有「現世」的人,不要去想死亡的事
- 儘早與「死亡」親善
- 自殺與殺人
- 人為什麼自殺
- 在極端狀態中者,允許自殺
- 不可避免的殺人不能算是惡
- 輪迴轉生的法則《來世將生為什麼》
- 生命之輪
- 輪迴是依前世所決定的下一回生命
- 一切眾生都會輪迴轉生
- 自己可以選擇來生
- 轉生的條件
- 決定輪迴的行為,有優先順序
- 越接近死亡的業越重要
- 平常的行為是業的基礎
- 不可以與壞的感情一起死
- 殉情男女是否有來世同生的可能
- 達賴喇嘛的輪迴
- 達賴喇嘛的輪迴轉生是怎麼確認的
- 達賴喇嘛不一定轉生為西藏人
- 達賴喇嘛之存在,可以追溯到佛陀以前
- 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 業的法則《如何解脫煩惱》
- 業之善惡
- 判定行為的基準是意圖與結果
- 非暴力在本質上是慈悲的流露
- 從宗教的觀點看,意圖才是最可貴的東西
- 善意有時可以包含謊言
- 解脫煩惱是宗教心的實踐
- 有人只為別人而存在
- 認識平常心
- 物、心兩世界是不可分的
- 絕望所引起的信仰不是正確的態度
- 有人想在神佛加庇下得到現世利益
- 達到永生所必須的條件
- 初期階段要不依師,自行鍛鍊
- 愛、慈愛、性愛《愛為什麼會變成恨》
- 真實的愛
- 植根於占有欲的愛,會變貌成為憎恨
- 「他」有權享受與「我」同樣幸福的權利
- 性愛是愛與恨,如銅板之表裡
- 宗教與哲學開拓了慈愛之路
- 內心的動態
- 幸福最大的要因是與別人之間的交誼
- 內心的動態是對人生探求的最佳解答
- 欲望《快樂與至樂的喜悅,有什麼不同》
- 追求幸福
- 欲望是行動的原動力
- 惡質的自我會使利己主義蔓延
- 利己主義有時也會開拓一片天地
- 貪欲是偷盜的第一步
- 互相依存的精神
- 信賴外在價值的人會走上破滅之路
- 快樂之誘惑是幸福生命的障礙
- 學校教育之本質應與宗教宇宙觀融合
- 相互依存的精神,是解決人類課題的力量
- 宇宙法則《大宇宙的言語》
- 時間概念
- 一切自然法則都包含在「空」中
- 「現在」在無限的遠方
- 沒有獨立的時間
- 宇宙之創始
- 佛教宇宙觀與大爆炸學說互相矛盾
- 宇宙像輪子一樣不斷的轉動
- 總體業力與自然創造字宙
- 知與心的融合《不斷的追求,最為重要》
- 無限的利他
- 知性添上感情,就會產生無限的利他
- 人類頭腦是超能力的住所
- 最後的達賴喇嘛
- 佛陀尊重個人不同的立場
- 佛教重視思考甚於販依
- 準備做最後一個達賴喇嘛
- 《般若心經》全文
- 《若心經》白話意譯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