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鄭序 《非線文學論》讀後 為自己寫一首詩 成為生命的贏家 李序 自序 圖表目錄 第一章 非線文學釋說 1.1 非線文學統稱 1.2 非線文學定義 1.3 非線文學特性 1.4 非線文學與讀寫者關係 1.5 非線文學與非線藝術非線思考關係 1.6 總結 第二章 文本定義分類與釋義 2.1 文本定義與字詞探源 2.2 文本分類 2.3 文本傳播媒材類釋義 2.3.1網路傳播媒材 2.3.2數位傳播媒材 2.3.3紙面傳播媒材 2.3.4小結 2.4 文本表現型態類釋義 2.4.1超文本表現型態 2.4.2傳統文本表現型態 2.4.3互動多向表現型態 2.4.4遊戲表現型態 2.4.5文本層次表現型態 2.4.6使用綜合媒材表現型態 2.4.7動靜形式表現型態 2.4.8虛實形式表現型態 2.4.9讀寫形式表現型態 2.4.10書寫線性形式表現型態 2.4.11小結 2.5 文本寫作文體類釋義 2.5.1詩文本 2.5.2駢文文本 2.5.3散文文本 2.5.4新聞文本 2.5.5報導文本 2.5.6小說文本 2.6 總結 第三章 非線文學發展 3.1 發展濫觴 3.2 國外非線文學發展 3.2.1非線文本書寫緣起 3.2.2電腦非線書寫系統演進 3.2.3紙面非線文本先例 3.2.4紙面非線文本崛起 3.2.5數位超文本興起 3.2.6數位超文本書寫軟體發明 3.2.7國外知名非線文學創作者 3.3 我國非線文學發展 3.3.1我國非線文本緣起 3.3.2迴文詩文本 3.3.3集句集字詩文本 3.3.4詩鐘遊戲文本 3.3.5圖象詩文本 3.3.6疊字詩文本 3.3.7拆字詩文本 3.3.8章回小說文本 3.3.9後現代詩文本 3.3.10數位文本發展 3.3.11我國知名非線文學創作者 3.3.12大學開課與相關專書作者 3.3.13官方機構推廣 3.3.14設置數位文學創作獎 3.4 結語 第四章 非線文學理論 4.1 導言 4.2 德希達解構理論 4.2.1解構理論探源 4.2.2德希達解構理論與特性 4.2.3德希達空白與雙重閱讀 4.2.4德希達延異與斷裂 4.2.5德希達疆界與框架 4.3 後現代主義 4.3.1後現代主義探源 4.3.2後現代主義拼貼 4.3.3後現代主義特徵與影響 4.4 杜象現象 4.4.1「靈光」再釋 4.4.2杜象與杜象現象 4.4.3杜象現象與老莊思想 4.4.4對於後現代主義與數位藝術影響 4.5 非線文學理論 4.5.1美學複製與靈光 4.5.2非線文學理論體系 4.5.3非線文學十七特性 4.6 非線文學理論與非線藝術 4.6.1非線藝術理論體系與特性 4.6.2確立藝術十二大類 4.7 非線文學理論與非線思考 4.7.1非線思考十七特性 4.7.2非線思考模式 4.7.3非線思考變數 4.8 總結 第五章 文本製作與嫁接設計 5.1 文本設計概念 5.2 文本製作與設計流程 5.3 圖象詩文本製作與設計 5.4 具象詩文本製作與設計 5.5 詩中詩文本製作與設計 5.6 朗誦文本製作與設計 5.7 動畫文本製作與設計 5.8 數位影音文本製作與設計 5.9 外延解建嫁接設計 5.10 內延解建嫁接設計 5.11 文本嫁接設計模式 5.11.1軸狀模式嫁接設計製作 5.11.2樹狀模式嫁接設計製作 5.11.3網狀模式嫁接設計製作 5.11.4複合模式嫁接設計製作 5.12 原始文本與嫁接文本創作 5.13 外延解建創作嫁接設計範例 5.14 內延解建創作嫁接設計範例 5.15 總結 第六章 「詩中詩」遊戲文本創作法 6.1 創作法發現 6.2 創作法探究過程 6.3 「詩中詩」之讀寫雙重閱讀 6.4 「詩中詩」之詩趣 6.5 短詩美學 6.6 「詩中詩」遊戲文本建構類型 6.7 「詩中詩」遊戲文本創作步驟 6.8 「詩中詩」遊戲文本七大特性探究 6.9 「詩中詩」與七大特性 6.10 結論 第七章 「詩中詩」創作法體驗設計與成果解析 7.1 創作法導言 7.2 創作法體驗設計目的與問題假設 7.3 創作法體驗設計流程 7.3.1執行前規劃 7.3.2體驗設計執行 7.3.3「詩中詩」創作法解建創作規則 7.3.4創作法體驗設計現場 7.4 體驗設計成果解析 7.5 「詩中詩」與七大特性解析 7.6 體驗設計總結 7.6.1雙重閱讀與傳統閱讀學詩比較 7.6.2結論 7.7 問卷調查 7.7.1問卷調查設計與解析 7.7.2參與者背景解析 7.7.3問卷調查提問設計(一)解析 7.7.4問卷調查提問設計(二)解析 7.7.5問卷調查總結 7.7.6開放題回應 7.8 專家訪談 7.9 體驗設計總結 第八章 結論 附錄一 詩中詩文本創作作品輯 附錄二 微文學論 一、微寫作與微文學 二、微文學發展 三、微文學論四說 四、微新詩試作範例 五、微散文試作範例 六、微小說試作範例 七、微評論文試作範例 八、結語 附錄三 非線攝影藝術論 一、數位攝影新紀元 二、非線攝影藝術 三、非線攝影先驅 四、非線攝影拍攝技巧 五、非線攝影作品欣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蕭仁隆 筆名:蕭雲,出生於台東縣池上鄉。先後遷居花蓮縣富里鄉、新北市五股區,現居桃園縣龍潭鄉,自認花蓮人。喜愛文學、園藝、繪畫、史地、哲學思想並器具修理製作,以攝影、旅遊,收藏石礦古玩為興趣,兼修中草藥。目前成立非線文學與藝術研究工作室,專研非線性之文學、藝術與思考之發展。 學歷: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應用中文系學士/世界新聞專校(世新大學前身)圖書資料科/花蓮高工機工科/花蓮縣富里國中、國小。 著作:《請不要說再見》2004年秀威/《如夢令─蕭雲詩文選》2005年秀威/《紅塵有淚詩卷》2010年聯合UDN/《非線文學論》2014年白象文化。 電子郵件信箱:cloud4622@gmail.com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