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1778884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优惠价 |
RM34.80 *
|
作者 |
張繼森
|
出版社 |
晨星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76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大腸癌超越肝癌後,至今常踞台灣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像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等,他們都因罹患大腸癌而病逝。
癌症第一名殺手「大腸癌」您不能不知。
●關於大腸你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會得大腸癌?
●大腸癌有什麼症狀
●怎麼診斷出是大腸癌的?
●大腸癌的治療有那些?
●預防大腸癌方法有哪些?
當您發現最近……
.排便習慣改變了,或是慢性腹瀉與便秘交錯.....
.糞便形狀變細了。
.便血、腹痛。
.不明原因貧血。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 小心 ! 這些都是大腸直腸不健康的警訊
本書特色
1.讓讀者一次搞懂什麼是大腸癌,從發生的原因、症狀、診斷、預防與治療,詳細介紹說明。
2.全書內容以圖文解說方式呈現,一看就懂。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正視大腸癌,降低健康危害
推薦序 名醫良師—張主任
前 言
PART1 關於大腸你一定要知道……
大腸的位置在哪裡?
大腸包括哪些結構?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膳食纖維有哪些功能?
有哪些原因會造成腹瀉?
慢性便祕有哪些危害?
大腸內為什麼會有細菌,它們有什麼作用?
糞便是如何形成的?
糞便的顏色重要嗎?
大腸癌有哪些類型?
大便正常的人也會得大腸癌嗎?
什麼是大腸瘜肉?
如何區分大腸瘜肉良性還是惡性?
痔瘡會發生癌變嗎?
闌尾會得癌症嗎?
PART2 為什麼會得大腸癌?
大腸癌是如何發生的?
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大腸腫瘤分幾類?
大腸癌會遺傳或傳染嗎?
什麼年齡易患大腸癌?
大腸癌有哪些高危因素?
大腸癌的預警症狀有那些?
哪些人需要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
高脂飲食、低纖維飲食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嗎?
吸菸、飲酒與大腸癌的發生是否有關?
PART3 大腸癌有什麼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常見臨床表現有哪些?
為什麼大腸癌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
早期大腸癌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大腸癌的腹痛有哪些特點?
不同部位大腸癌引起的腸阻塞有何不同表現?
從排便的特點上能判斷大腸癌的生長部位嗎?
大腸癌有哪些併發症?
為什麼有些大腸癌患者以貧血為首發症狀?
大腸癌最容易轉移到哪些臟器?
青年人患大腸癌有哪些特徵?
為什麼年輕人大腸癌更容易誤診?
大腸癌晚期有哪些全身症狀?
大腸癌能引起患者精神情緒障礙嗎?
PART4 怎麼診斷出大腸癌?
懷疑罹患大腸癌時,有哪些診斷的方法?
家族性大腸瘜肉症有哪些特徵?
大腸癌在臨床上分幾期,各期的五年生存率如何?
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於發現大腸癌嗎?
大大腸鏡有哪幾種類型,它們有什麼區別?
哪些患者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查,哪些患者不適合進行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前如何進行腸道準備?
大腸鏡檢查會有哪些併發症?
無痛大腸鏡是怎麼一回事,麻醉有風險嗎?
大腸鏡檢查後應該注意什麼?
什麼是腫瘤標記?有哪幾種?
鋇劑灌腸檢查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PET顯像對大腸癌診斷有哪些優勢?
直腸指診是發現直腸癌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嗎,檢查時應注意什麼?
直腸癌與痔瘡如何鑒別?
如何避免大腸癌被漏診或誤診便發黑就是有消化道出血嗎?
PART5 大腸癌的治療有哪些?
如何治療大腸癌?
為什麼外科手術是治療大腸癌的首選方法?
如何進行外科手術前的腸道準備?
什麼是造口手術?
大腸癌病人手術後都要做人工肛門嗎?
腸造口術後應如何面對生活?
造口術後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大腸癌病人手術後復發原因?如何預防復發?
大腸癌手術後如何進行調養呢?
何謂大腸癌的放射治療?
如何進行大腸癌的化學治療?
PART6 預防大腸癌的方法有哪些?
大腸癌可以預防嗎?應該如何預防大腸癌呢?
運動對預防大腸癌有益嗎?
怎樣從日常飲食習慣方面進行大腸癌的預防?
多喝牛奶或優酪乳可預防大腸癌嗎?
戒菸、戒酒對預防大腸癌有益處嗎?
大腸癌病人的家屬應如何幫助病人康復?
大腸癌病人應忌食或少食哪些食品?
大腸癌病人應多吃哪些食物?
大腸癌病人怎樣做心理調適,預防情緒波動?
附錄-台灣大腸癌相關機構與資訊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張繼森
台中榮總內科主任。
雖從小體弱多病,但個性活潑好動,所以生活充滿無傷大雅的小意外,也因此讓年幼的他有許多與醫師接觸的機會,成就了他一生的志願。 而一次親戚生病,從醫師的角色轉換為病患家屬,讓他感觸很深,體認到做為一位病患家屬對醫師的期待,此後,更能體會患者與家屬的感受,每每與病患及家屬溝通時,便能從容不迫,就算手邊有很多事等得他處理,也能盡力回答到讓患者與家屬滿意,同時也增加病房關心患者的時間。
在醫病溝通上,他常勉勵醫學系學生,「做為一位醫師要存有三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對病人要有愛心、對家屬要有耐心」。面對有預設立場的家屬,有時不一定能接受醫師的建議,也不能理解醫學不是萬靈丹……因此容易產生誤會,但他要求自己與學生,在溝通時要多用同理心體會對方的想法,如此一來,無論是對自己與對方都將會有很大的益處。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