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只要在過去一年家裡有男丁出生的人家,就會製作紅色、像大龜的「粄」,人稱「新丁粄」,拿到伯公廟(土地公廟)裡祭拜,感謝上天賜福,祈求子孫平安長大的意涵。現以不分男女,皆可製作新丁粄。 一早,讀幼兒園大班的弟弟跟我說,有人要來帶走沒有人要的娃娃,但我們家裡沒有沒人要的娃娃,只有剛出生的妹妹。但當弟弟知道妹妹是唐氏兒時,居然說他不要這個妹妹,不管二姑怎麼威脅利誘,都沒辦法改變弟弟的想法。這讓我覺得好沮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想起班上同樣是唐氏兒的同學郭如瑤,便拜託郭媽媽幫忙說服弟弟。愛吃甜食的弟弟居然在紅豆餅的誘惑下,接受了郭媽媽的說服,總算讓我鬆了口氣。 沒想到,此時妹妹又檢查出心臟有毛病,才出生五天就要接受手術,我和弟弟很擔心,也只能到鯉魚伯公廟祈求伯公保佑妹妹平安長大。熱心的阿伯告訴我們可以做新丁粄來祈求伯公保佑,但我們全部的零用錢也不夠訂做新丁粄,這該如何是好? 學校美勞課的輕黏土讓我靈光一閃,可以用來幫妹妹做新丁粄,但我只有一小塊紅色的輕黏土,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出新丁粄,讓鯉魚伯公保佑妹妹平安度過難關呢? 本書特色 ★新丁粄是客家人為慶賀家中有男丁出生會在過年期間會為他們製作紅色、像大龜的「粄」,在元宵節那天,拿到伯公廟(土地公廟)裡祭拜,用來感謝上天賜福,祈求子孫平安長大。 ★鄭丞鈞運用客家新丁粄的習俗,訴說兄弟倆怎麼去面對並接受妹妹是唐氏兒的溫馨故事。 ★第22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評審獎得獎作品。 ★少兒文學名家張桂娥、張嘉驊、游珮芸推薦。 名家推薦 張桂娥(東吳大學日文系教授): 以溫馨而幽默的筆觸刻劃出的純樸鄉土家庭劇場。平鋪直敘的對話手法,讓每一幕場景活靈活現地躍上紙面,引領讀者零距離觀察劇中兄弟、親子、祖孫、鄉親朋友之間的互動交流,臨場體驗台灣純樸社會角落隨處可見的庶民生活百景。肢體眼神自然流露的手足情深、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面對生命無常的恐懼折磨、幾番爭執感情撕裂過後仍能自然癒合的情感羈絆……,在製作客家傳統慶典糕餅的文化脈絡鋪陳下,交織出一幅和樂融融的幸福願景,讓讀者看見了生命的美好,閱讀了平凡生活中的非凡感動。 張嘉驊(作家): 客家人為了慶祝家裡娶妻或生子,多用糯米做成「紅粄」(類似不包餡的紅龜粿),拿到伯公祠去祭謝伯公。「新丁粄賽」更是臺中東勢特有的文化節目。《妹妹的新丁粄》揉合民間習俗,發展出一個「在地人的故事」,處處可見溫情。故事中新生的妹妹是個唐氏症兒,又患有心疾,必須動手術。哥哥兩人想盡辦法要做出特別的「新丁粄」來為妹妹祈福。男孩們的行動流露出純樸的天真,也讓人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帶著一絲魔幻色彩的寫實小說,同時俱備細膩立體的人物刻畫與洗練精妙的情節鋪陳。一開場的懸疑設定,就緊緊抓住讀者的思緒,直到最後一刻結局的安排,讀者終能鬆一口氣,與第一人稱的主角一同安心迎接唐氏症妹妹的誕生。作者以東勢客家文化的新丁粄習俗為貫穿故事的主軸,卻打破重男輕女的觀念,讓主角為有先天障礙的妹妹親手製作另類的「新丁」粄。以傳統的民間習俗與信仰為底蘊,交織出家人與手足之間無條件的愛、接納與祝福。
1.沒人要的娃娃 2.阿公 3.在醫院 4.我不要 5.阿桐伯又來了 6.東光幼兒園 7.約瑟的故事 8.硬著頭皮 9.好吃的紅豆餅 10.壞消息 11.手術的日期 12.鯉魚伯公 13.做新丁粄 14.美勞課 15.新丁粄變大了 16.阿桐伯生氣了 17.新丁粄做好了 18.元宵節 19.媽媽的祕密 20.媽媽的擁抱
作者簡介 鄭丞鈞 臺大歷史系畢業,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臺中東勢客家人,曾任兒童雜誌編輯,現為國小教師。曾獲臺灣省兒童文學獎、文建會兒童文學創作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等獎項。因為從小就喜歡看篇幅較長的故事書,所以現在正想辦法督促自己,看能不能寫出較長篇,且又有深度的故事來。 繪者簡介 蘇力卡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於法國進修藝術創作,曾擔任報社專職圖像設計,目前為全職插畫工作者,從事兒童繪本、圖文書創作及各類文化出版品插畫設計,作品散見於報紙、雜誌、書籍,以及文化活動視覺繪圖。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