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一首歌如何能改變社會?一齣戲要如何書寫歷史? 在歐洲,激昂的〈馬賽曲〉參與了法國的命運;在中國,隨著國共分裂,歌曲與戲劇紛紛化為政治角力的工具,更牽連著兩岸眾多藝術家的流動,及對抱負的施展。 親歷那個年代的王受寧,梳理二戰前後兩岸傑出音樂人、影劇人,佐以電影場景般娓娓道來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一個有藝術家身影的國共對峙年代。
二戰前後左派音樂影劇對台灣的影響 序言 壹,五○年代以前的國語歌唱片與二二八 貳,國民政府遷臺後的歌曲與時代氛圍 參,從影劇看臺灣光復初期的文化 肆,臺灣電視電影與反共愛國意識 伍,綜論海峽三地音樂歌唱電影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早期兩岸音樂家介紹 附錄二 早期臺灣音樂界介紹 附錄三 影劇補充:《一江春水向東流》 附錄四 臺灣音樂界的緣起 附錄五 海峽三地各家爭鳴的電影業 附錄六 作者事蹟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王受寧 台灣台北市人,祖籍南京,民國24年生。已在台北經歷65個寒暑。 學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北師音樂科;國立藝專影劇科演導組;曾經獲得68年第二屆兒童劇展導演獎;民國46年第八屆全省音樂比賽聲樂組第二名;民國49年5月30日演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快樂頌〉擔任男高音獨唱部份;民國49年9月4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個人男高音獨唱會;民國51年在「美國之音台灣點滴」節目中演唱中國民謠;民國56年10月在「台視電視樂府」首次演唱普其尼的歌劇選粹〈波西米亞人〉,演唱詩人魯道夫男高音詠嘆調〈妳好冷的小手〉,以及演唱四重唱、二重唱以及負責演出策劃。民國62年11月25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義大利歌劇《鄉村騎士》,擔任男主角飾演「杜利度」。以及在中華合唱團、台北教師合唱團、國光合唱團等擔任獨唱。 早年曾經隨申學庸老師學習聲樂多年,繼後又向國際著名男高音伍伯就學習聲樂。因為父親早逝,沒有出國深造。繼後另外也在各大報撰文以及國語日報連載小說《精衛填海》。 民國84年3月第一期史蹟解說員研習班結業的解說員。曾經參加台灣史蹟源流研習會多次,並獲得86年度台灣史蹟源流會論文比賽佳作獎〈道教與古寺廟研究〉,行天宮首任導覽組長,曾經在社教館、行天宮圖書館及台北市立圖書館,擔任人文講座講師,也是信義、松山、新莊等社大的台灣史講師,過去在台灣大學古研社以及漁村社擔任史蹟指導老師,並在台大教室為漁村社講授〈台灣建築之美〉,也曾帶領同學們在北台灣各地史蹟勘考。現在是文風藝術古彩文史學會執行長,松山錫口饒河街文史鄉土街解說站召集人,並帶領志工在慈祐宮饒河街週六夜間導覽。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