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1342283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0.33 *
|
作者 |
王伯達
|
出版社 |
先覺
|
出版日期 |
2014-03-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1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中國是下一個金融未爆彈,台灣又該何去何從?
別以為中國強弱與你無關!
兩岸經濟命脈緊緊相連,中國問題卻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
台灣該如何擺脫困局,找到新的定位?
中國經濟正在崩壞,宛如針尖上的泡沫!
他會步上日本的失落之路? 或是蟄伏沉潛,以待下一輪的成長契機?
弱勢美元即將反攻,亞洲泡沫難逃破滅,世局快速重整,最終誰會勝出?
王伯達繼《民國100年大泡沫》《美元圈套》後,最新趨勢預測力作!
◎王伯達代表作《民國100年大泡沫》《美元圈套》精準預測已經成真:
《民國100年大泡沫》預測台灣資產泡沫的成形以及貶值救經濟的不可行,今台灣中央銀行也都發表類似的警訊與看法。
《美元圈套》預測美國再起、黃金退位以及非洲蛻變等都已實現。
◎最新剖析下一波趨勢:
《再見,世界工廠》預測亞洲資產泡沫即將破滅,以及破滅後的全球變局。
未來,我們究竟會跟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說再見,
或者會再見到一個嶄新風貌的世界工廠?
無論中國崩壞或重生,台灣都將深受影響,
兩岸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上,台灣究竟該何去何從?
全方位解析後QE時代的中國經濟與全球變局:
美國將會繼續引領世界前進?或者中國能成功挑戰美國霸權?
量化寬鬆會引發資金大退潮?新興市場債務危機浮現,金磚光芒已經褪色?
美國正以軍事和經濟力量包圍中國,大國角力暗潮洶湧,新冷戰格局成形?
各國政府把國內經濟困境的焦點轉移海外,東亞將成為最新火藥庫?
中國的實體經濟或房地產市場都存在著龐大的泡沫,世界工廠地位面臨嚴峻考驗,無法避免的大蕭條即將來臨?
※世界工廠潰敗的真相
已開發國家大減赤
歐美國家用債務堆起了假性繁榮,現在開始撙節支出、刪減赤字,過去用債務所堆積出來的需求不復存在,中國的超額產能瞬間變為閒置產能。
貿易保護幽靈再現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出口國,貿易壁壘幾乎都是衝著中國而來。昨天的中國把商品賣給全世界,今天全世界都不跟中國買東西了,中國產能過剩就是必然的結果。
迷你世界工廠崛起
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漲,許多區域性自由貿易體系很可能會取代世界貿易組織,而這些自由貿易區中的開發中國家,將會逐漸瓜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美國量化寬鬆退場
美國量化寬鬆退場之後將會掀起全球性的資金緊縮,過去推升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資金將無以為繼而終告破滅。
中國內部改革轉型
中國金融市場化與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的道路,但許多國家在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都遭遇了金融危機,中國的轉型之路充滿艱難險阻。
產官學界一致推薦的經濟專家 :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曉波 中國財經作家,《大敗局》作者
南方朔 社會觀察家
陳冲 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許嘉棟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現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黃國華 總幹事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推薦人排名依照筆畫順序)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紅色中國即將崩潰 吳惠林
推薦序 極具可讀性的驚艷之作 陳冲
前言 新冷戰再起
第1章 崛起,世界工廠
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
一九八八年通貨膨脹與六四天安門事件
蘇聯解體與《南方談話》
一九九三年匯改與新一輪通脹
二○○一年中國入世與黃金十年
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成長?
第2章 浮誇,世界工廠
褪色的金磚
浮濫投資與過剩產能
超額國外需求
堆積的債務
浮誇,世界工廠
第3章 泡沫,世界工廠
外匯存底的詛咒
一九九○年日本大泡沫
台灣一九九○年萬點泡沫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
房產泡沫是經濟發展失敗的結果
泡沫,世界工廠
第4章 包圍,世界工廠
中國包圍網
蘇聯殷鑑不遠
世界工廠的潰敗
包圍,世界工廠
第5章 破滅,世界工廠
歷史上的泡沫們如何破滅?
美元指數循環牽動市場
美元指數將迎來牛市
再見一九九四,新興市場金融危機
中國內部改革戳破泡沫
破滅,世界工廠
第6章 再見,世界工廠
泡沫破滅後的景象
通縮,是新一輪成長的開始
再見,世界工廠
轉型的中國,轉變的世界
結語 沒有勝負的戰爭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伯達
學歷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台北大學會計學學士
經歷
具備證券分析師執照與多年國際企業併購財務顧問經驗,長年關注國內外經濟與產業發展,曾發表許多具前瞻性及影響力的評論
現職
現為《壹周刊》「台股教戰」專欄、《Money錢》「企業策略」專欄撰文,分析台灣股市、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現況
著作
《民國100年大泡沫》(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美元圈套》
《預見未來》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
對於現在的台灣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該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在政府制度上,我們應該選擇向左走,讓政府來決定如何分配與運用資源;還是向右走,讓市場來決定什麼樣的產業最適合現在的台灣?在政治上,我們應該選擇在這中國包圍網中,向左走扮演一個突圍者;還是向右走,成為包圍者的一份子?在經濟版圖上,我們應該選擇向左走,擁抱一個可能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還是向右走,面對一個更多元化的世界。關於這些問題,我認為是台灣讀者們在未來所應該優先思考的,而這些答案也就決定了台灣未來發展的命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