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6135590 |
定价 |
NT260 |
售价 |
RM40.60 |
优惠价 |
RM36.13 *
|
作者 |
王淮
|
出版社 |
印刻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詹詹集__王淮論文及其他作者一生清楚的切割為兩個全然不同的時期。無論待人處事或學問理想,都有很大的轉變。正如蔡仁厚在悼念王淮教授一文中所不解的:「中年以前.常相聚首,論東論西,中年以後,行跡漸疏,難得面敘」(見本書233頁)。作者生前反省自己的改變,說;之前因為過繼給儒家,要為孔孟盡孝,之後認祖歸宗、回歸道家、還其本來面目,清靜無為,神隱谷中數十年。
《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中七篇論文正是之前他追隨牟宗三先生,熱衷於儒學,為中國文化辯護的文章。牟先生曾肯定他說:「來台後,為諸生講授中國哲學,王淮君所得獨多,乃將所譯資料授之,王君潛心玩索、心領神會、乃撰為此文。於神善、神意、神智、神愛、神力、一一予以疏導補充,而以究竟了義為歸」。(見本書15頁)
作者簡介
王淮
王淮,字百谷,安徽合肥人(一九三四~二○○九),畢業於師大,執教於中興,早年著有《老子探義》一書,終生服膺老子之道,清靜無為、淡泊自然,尤其對老子所謂:「治人事天莫若嗇」,一義體會深刻,嗇者、收斂精神,拒絕釋放能量,不得已,為了謀生及升等需要,勉力著述,曾獲第五屆菲華中華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三次國科會獎助。但皆束諸高閣、未予發表。
因其行事踟躕,顧慮太多,如今匆匆離去,並無交代,而學生故舊,殷切期盼,今特將其早年著作加以搜集分類,整理出四冊定名為「王淮作品集」交由印刻公司出版。以免留下遺憾。
武陵唐亦男 謹誌
|
|
|
|
|
|
|
|
|
|
|
|
|
|
|
目錄
壹∕ 王百谷論文七篇 一 仁.悲.愛.辨微 《師大人文學刊》第二卷第二期 二 西方上帝一概念之省察 香港《自由學人》二卷一期、二期 三 禮的宗教觀 台灣《華僑教育》一卷五期 91 四 「克羅齊文學論的批判」之商榷 《香港人生》一六一期 五 科學與中國之近代化 《香港人生》一七八期 六 自由主義之審查 《香港人生》二五三期 七 論宗教神話 《香港人生》二五六期、二五七期
貳∕ 其詩 王百谷詩作十一首
參∕ 其人 一 天羅地網 ╲ 呂岸 《中央日報》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二 布衣大老 ╲ 侯吉諒 《自立晚報》七十六年四月三日 三 無招高手 ╲ 侯吉諒 《中國時報》 四 逍遙遊 ╲ 方杞 《聯合報》七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五 悼念王淮教授 ╲ 蔡仁厚 《鵝湖》四一二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