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
|
|
The Wisdom of Imperfection |
|
|
|
|
|
|
|
|
ISBN |
9789574705320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优惠价 |
RM58.38 *
|
作者 |
羅布.普瑞斯
|
出版社 |
人本自然
|
出版日期 |
2008-04-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4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悉達多的流浪,榮格的煉金術, 都象徵個體化的歷程。 悉達多的「苦」,榮格的「陰影」, 都是讓意識覺醒的催化劑。 榮格說:「我們的心理疾病裡,都藏著神性。」 就像幻象讓自性覺醒, 我們的心理障礙和情結, 也是我們看見佛性的因緣。 榮格的精神分析, 和佛法的覺, 原來有著同樣的根, 埋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已經修行佛法有一陣子了,為甚麼還是有這麼多問題?我們所需的靈修觀點和心理觀點,有時候似乎並不一樣,這些觀點之間如何平衡?這本好書滿足了佛教徒目前的需要。
心理治療師兼禪修老師的普瑞斯,擷取其十八年治療及多年禪修經驗,探討心理上影響我們努力「覺醒」過程的種種因素。不論追求的是心理或靈性的健康,關鍵在於接受自己的缺點。
愛與慈悲心是因了解自己的弱點而生,而非因「圓滿」理想而生;智慧並不仰仗靈感而生,而是由緩慢且往往痛苦的經驗累積而成。本書從傳統的菩薩道背後的心理歷程著手,探討佛教徒的「個體化」歷程。
作者簡介
羅布.普瑞斯(Rob Preece)
普瑞斯從一九七三年開始修行佛法,主要是修密宗。他曾經在西藏幾位大喇嘛的指導之下,在喜馬拉雅山隱修多年。一九八七年之後擔任心理治療師,多次舉辦榮格與佛教心理學的工作坊課程。他也是經驗豐富的禪修老師以及唐卡畫家。
譯者簡介
廖世德
1953年生,台南人。專事譯述,工作餘暇喜愛慢跑、越野腳踏車。譯有《榮格與鍊金術》、《過無常的生活》、《地球是平的,也是圓的》、《給凡妮莎的信》、《反叛手冊》、《寶瓶同謀》、《性與權力的解析》,以及克里希那穆提系列叢書。 E-mail︰[email protected]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靈性是本能的需求 趙慈慧 【譯序】個體化與入菩薩行 廖世德 【導讀】修行之路無捷徑 楊儒賓 【作者導讀】將佛法融入生活的種種體驗 【作者致謝】感謝旅途中的你們
第一部 喚醒 1. 覺醒一直藉由「苦」在呼喚我們 2. 依戀修行本身也是一種執著 3. 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 4. 追求圓滿本身,就是一種分別心 5. 圓滿不是超越,是接納 6. 自性,是我們內在的引導 7. 自我,是自性加上無明 8. 斷念,是當我們可以撫摸花朵時 9. 承擔是對自性的奉獻 10. 要修行的企圖心本身,就是問題
第二部 遇見陰影 引論 11. 慈悲不是理想,而是接受有陰影的自己 12. 靈修,有時候是個人病態的面具 13. 覺察情緒的生起、通過,就是最好的觀照 14. 靈修不是為了超越肉身,而是體現肉身的價值 15. 權力不是為了控制,而是奉獻 16. 師生關係的幾個課題 17. 體制內或外,其實都是個人的歷程
第三部 個體化歷程 引論 18. 只有人生任務才讓我們覺得有意義 19. 我們的目的不是超越,是佛性 20. 菩薩道的四個化身 21. 越過「荒原」的五個階段 22. 「覺」不是用力擠出來的,要準備 23. 守衛問:你準備好了沒? 24. 參透像柱香把紙穿透 25. 「當下」包含表象世界與空性 26. 回返紅塵,是要體現佛性 27. 體現佛性,是我們活著唯一的方式 28. 幻象是我們覺醒的基礎 29. 轉世的佛,也要歷經轉化 附錄 個體化循環 辭彙解釋 原文注釋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