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真相,找回學習最佳狀態! 教育的三大目標是: 教出健康的孩子、快樂的學生、有用的國民, 我們捫心想一想,做到了哪一樣?--洪蘭
◎孩子為什麼不快樂?空洞表情哪裡來? ◎折磨孩子的不是題,是人。 ◎學習需要消化、放鬆、交流。 ◎貼近生活,數理不必背公式。
■不願面對的真相
跟過去相比,現在上學更早,放學更晚,午休更短,每天九節課。課表一周滿滿七天、寒暑假也已經預定。
媽媽們三種常見傾向:不承認生物多樣性、過分溺愛、全天候關注孩子的學習。
本來取消升學考試好像是朝著考試教育猛砍一刀,結果這一刀下去,一個大惡魔被劈成了無數個年輕有為的小惡魔茁壯成長。
現在的教育體制無非就是西方體制在中國的山寨版。 現實並不是什麼殘酷的東西,遠離生活的憑空學習才殘酷。 想不出來就背公式,越背公式越想不出來。
■問題到底在哪裡?
折磨孩子的是人,不是題。遇到不會的題目別輕易跟它拼命,保持住好心情先看別的。
一堂課讓學生嚇得一動不動比讓他們聽得聚精會神要容易得多。 他今天聽你的話,明天可能就會受到其他人的教唆。 孩子們平時的茫然並不是遲鈍,而是有困惑卻沒有真相。 最需要防範的,就是孩子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 不過我們現在太忙、太著急了,見不得孩子玩,不給消化吸收的機會。 當鋪天蓋地的題目、字母、算式塞滿大腦,還有什麼空間、心情去施展想像力呢?
■學習本來的樣子!
圖形就很簡單,一切都非常直觀。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麼算,其他的直線圖形就都沒問題了。只要會切、拉、扯、揪、拼、剪、拽、捶……反正發揮想像力,翻來覆去地折騰它就是了。
就學習本身來說,上課就像吃飯,需要消化、需要消耗,豈能一刻不停?
孩子們其實天生就喜歡講道理,對於是非判斷比大人來得更單純直接。但這個世界正在不斷壓制他們的這種天性。
題目已經成了今天孩子們認識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管道。做題時尚能合理地聯繫生活是個極為寶貴的品質。
學習有一重要原則,就是要不斷重複正確的東西,而選擇題正與這個原則背道而馳。
一道題目拿出來,憑自己的聰明才智找到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並得到正確的答案,才是最酷最帥的展示。
找回那些自然、簡單的做法,孩子就不再是麻煩製造者。
孩子們什麼時候情緒最好?當然是玩得高興的時候,此時他們也最認真、最專心。
一百多年前的物理定律就已經可以充分解釋今天的各種困局和危機,而且並不高深,中學生就能完全理解。
物理因為最貼近生活,所以它是整個中學最好學的一門課。
■你可以開始做對!
學好數學需要快樂和放鬆,需要沒有壓力的思考空間,也需要多方面的生活體驗。
請把孩子們當作心智健全的大人,同時,發自內心的認為他們很辛苦。
很難想像一個小學生會根據成績挑選朋友,然後在單純的學習中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不管教育的內容是什麼,是數學、物理、歷史還是哲學,其目的並不是提供知識,而是借助知識,提供讓人可以參與交流的最佳途徑。
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好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像一下他們眼中的世界,或許就是他們走向快樂生活的開始。
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主要就是父母的思考方式造成的。 放鬆,幾乎是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的理想狀態。
喜歡問「為什麼」是個大優點,喜歡塗塗畫畫是個好習慣。當孩子真的問出了「為什麼」的時候,要格外珍惜,避免惡性循環的延續。
無論數學還是物理,計算都只是手段,掌握觀念才是目的。有時候計算容易出錯,並不是練習得不夠,反而是太多。
學得好的科目常常是花時間最少的,我們該告訴學生其中的原因。
Q: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麼「2010的2010次方」天之後是星期幾? A:做為一道考察餘數的題目,它相當簡單。
2010除以7餘1,所以甭管多少次方,最後都餘1,也就是「2010的2010次方」天之後是星期二。
不過,在考察知識點的同時,數學課不應該讓人變得遲鈍。據我觀察,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數時早已見怪不怪,大家都在埋頭計算,沒有人質疑題目的合理性。這樣的數出現了並不可怕,問題在於沒有人告訴他們它到底有多大。
作者簡介
詠鵬
北京人,生於1970年代,出生後就住在清華校園,從幼稚園到研究所,足不出清華園接受了22年「一貫式教育」,直到取得碩士學位。
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程式設計師、翻譯、足球裁判…等,在經過幾年朝九晚五生涯後,本著崇尚「淳樸自然」的精神,決意重新找回漸行漸遠的生活情趣…。
現為自由教師,教小學資優數學、中學物理,也教大學生彈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