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579878382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作者 |
宋文明
|
出版社 |
宋氏照遠
|
出版日期 |
2003-04-0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76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旨在檢討及研究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紀末四十年期中美國八位總統的外交政策(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 從基本方面觀察,自二次戰後以來的美外交政策,一直都把戰後崛起的蘇聯為主要的對象,一直都在團結及領導自由世界,以阻止共產主義勢力的擴張,為整個外交的主軸。其他各種外交,都屬次要地位。這種基本態勢,從甘迺迪至卡特的二十年期中,大致都未有改變。但自八十年代開始,便開始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 在蘇聯未衰敗及崩解以前,美國的外交政策,都是極端審慎將事;可是自蘇聯出現敗象及崩解以後,美國對外行動便愈來愈有自信,愈來愈自行其事。於是從雷根允許以色列發動對黎南及貝魯特的猛攻,把巴解領袖阿拉法特及其勢力趕往他處,隨後並發動對利比亞的大轟炸。布希接任,發動突襲巴拿馬,並將其合法總統諾利加捉往美國囚禁。柯林頓時代加速北約東擴,更對毫無招架之力的南斯拉夫進行了七十八次的大空襲。 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在整個世界中的地位,一如近來有些美觀察家所說,已經不再是一個舊觀念中的帝國,而是一個全球化的帝國,是一個全面的帝國。在這種情勢下美國對伊拉克或其他中小國發動戰爭,當不是任何別國或安理會所能阻止的,當然更不是美國內部一些婦女們的裸體示威所能阻止的。本書的出版是在美國這種外交政策的主旨及演變中,提供一種歷史性的透視。
作者簡介
宋文明為自1943年起即從事新聞工作之全中國最資深專業報人,先後曾在大陸及台灣十二家報社服務,為其中十一家撰寫社論,並灀海、香港及台灣十五家雜誌長期撰寫專欄,已出版專書十二種,及歷史巨著”世界五十年大事日日記-1950~1999”共十五大本。 |
|
|
|
|
|
|
|
|
|
|
|
|
|
|
目錄
- 第一編 甘迺迪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二編 詹森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三編 尼克森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四編 福特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五編 卡特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六編 雷根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五編 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
- 第五編 柯林頓政府的外交政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