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人類一樣,都困在自己小小的殼中,無法掙脫。
★ 已賣出超過十國版權,包括南韓、日本、大陸、台灣、澳洲、紐西蘭、奧地利、德國、瑞士、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家!
「蝸牛,你何時來到了我腳邊?」──小林一茶
我們為何要欣賞一隻蝸牛?
蝸牛,行動慢慢的,安靜得不得了,不會用可愛的大眼睛向你乞憐,更不會跑到你腳邊磨蹭撒嬌,以寵物來說,這是一種奇怪的選擇,但本書作者卻在與蝸牛共處的時光中找到意義。
從蝸牛的悠然自得,我們看見另一條人生的可能性。
某年作者生了一場找不出原因的重病,導致嚴重神經病變,甚至到了無法自由行動的地步。
為了方便療養,她遠離家人,遠離社會,搬到有專人照料的居所。有天,友人送來一隻小蝸牛給她做伴。
5公分長的小小蝸牛優雅地在背上頂著棕殼,充滿自信地緩緩移動,四處張看; 餓了就默默地,以難以察覺的速度吃著枯萎的花瓣,富含鈣質的蛋殼是牠的最愛; 找不到東西吃,就吃床頭旁的信紙; 渴了就伸長頸子,在花盆底盤緩緩喝著水; 牠動作神秘流暢,期待地伸出觸角,如同太極拳大師一般滑動著。
透過陪伴,找到心靈的療癒方向。
小小蝸牛如此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平靜了作者因病而苦的心靈,思考許多人類存在的意義,也讓她發現原來彼此是如此相近──
蝸牛困於自己小小的殼中,原本可以自由活動的她也困於病床和這個小小的房子裡;蝸牛平日喜歡躲在隱密處藏匿著,而她就像蝸牛縮進殼中一般,與外界隔絕。
回想起有蝸牛陪伴的時光,作者心懷感激,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處境,更能樂觀面對各種困難與問題。
從小小蝸牛身上,我們學到大大的人生啟發。 本書獻給平日庸庸碌碌、急急忙忙、不知為何為誰而活的你。
本書特色
本書以自我審視的第一人稱角度,剖析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觀察。
作者利用流暢及感性的文筆,娓娓道來一段充滿靈性的故事。
蝸牛冷知識: 蝸牛雖小,卻約有兩千多顆方向朝內的牙齒,共約80排。前排磨損後,會長出新的一排替換,在書上看到這點時,貝莉心想:哇!這一點簡直比人類進步太多了!。 小蝸牛食量很小,而且進食時會微微點頭,信紙也吃不多,只會吃掉一個小小的方形的洞,貝莉寫信給朋友時,就會在旁邊畫個箭頭加註:這是我家蝸牛吃的。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托瓦.貝莉(Elisabeth Tova Bailey)
其文章散見在密蘇里評論(Missouri Review)、西北評論(Northwest Review)、Sycamore Review等期刊,並曾多次獲得普希卡獎(Pushcart Prize)提名。個人網站:www.elisabethtovabailey.net
譯者簡介
林家任
一九七五年生,淡江大學德語系畢,熱衷歐陸文化及語言。目前任職出版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