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915650 |
定价 |
NT440 |
售价 |
RM68.80 |
优惠价 |
RM61.23 *
|
作者 |
啟之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
|
出版日期 |
2013-04-1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6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毛澤東時代,1949年10月1日到1976年9月9日,簡稱毛時代
歷史無論是古史還是近史,都有一個規律:離政治越近,離真相越遠。
文革離政治太近,毛澤東的地位、太子黨的接班、無法扼制的貪腐、日益擴大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人權沒有保障等等現實政治干擾著文革的研究。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形式,思維的改變,從語言開始。文革語言多是兩極化的對立性表達,並嚴重的粗鄙化和野蠻化。罵人成為革命的標誌,「滾他媽的蛋」寫進紅衛兵戰歌。新話的目標就是在窄化思想範圍,到最後讓思想罪消失,因為完全沒有單詞可以去表達它。
《錯亂狂飆的毛時代》關注的是學界很少注意的課題,如文革研究中政治化、神話化、符號化、民間化,毛澤東的新人理想、江青的審美觀、林彪的諂媚等等。
本書特色
本書所關注的是學界很少注意的課題,如文革研究中政治化、神話化、符號化、民間化,毛澤東的新人理想、江青的審美觀、林彪的諂媚等等。
作者簡介
啟之
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記憶》主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教授。著:《中西風馬牛》、《內蒙文革實錄》、《毛澤東時代的人民電影》;譯:《解釋:文學批評的哲學》(合譯)、《天皇之客:香港淪陷與加拿大戰俘》;□:《中國電影研究資料》(三冊)等。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輯 文革 文革研究雜談 毛澤東的「新人」——從雷鋒到紅衛兵 藍蘋與「自然本色」——江青的審美 藍噴不是藍蘋——江青的筆名考 林彪與諂諛——為「九一三」四十周年而作 春秋大義與「客觀中性」——從《毛澤東最後的革命》談如何寫史 文革題材創作隨感——兼談田建模長篇小說《史跡》 政治符號與被符號————大寨、陳永貴、邢燕子、宋要武 謠言是怎樣煉成的——關於宋彬彬殺人 從官方到民間——王年一的道路與意義
第二輯 思想評論 「義」中的正邪 賣菜大叔與標語口號——哈維爾的發現 自由主義的蘇醒──評《逝去的年代:中國自由知識分子的命運》 「起承轉合」話當年──《記憶中的反右運動》讀後 生駐異滅:弄潮兒的四季歌——被遺忘的牟其中 藝術是怎樣變成垃圾的?——再讀《禁止放映:好萊塢禁片史實錄》 藝術的姿態——「屈膝」、「俯仰」與「站立」 關於于丹「心得」的心得——兼論《百家講壇》及媒介體制 記憶的理由——《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讀書札記 「思痛者」與「思痛文學」——當代文化的另類記憶 「將麥克風交給人民」——口述中的心理學 香蘭自判前因誤,生不當門也被鋤——紀念王年一先生 縱無健筆書青史,不敢心聲付蛀塵——悼向宏 春色誰為主,南北東西路——北京四中雜憶 我書架上的神明 北大三事 我的回扣 學術反腐路漫漫——我的「打黑」 敬稱、諛稱與「賄賂」 「哥們兒」的異化——女性話語中的男權 關於套話 滑溜溜的委婉——「光榮」「帽子」「因公死亡」 從「這年頭」到「鬼世道」——海峽兩岸的禁忌語 同志ABC 「革命」的用法 改良與革命——評《梁啟超傳》 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