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起向高樓敲曉鐘—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二版)》,有作者經營學校的一些理念與做法,有對教育現狀提出個人拙見予以針砭,也有興致來時試寫的詩句,而以「聲聲句句都是愛,點點滴滴無限情」貫穿其間,將這些為教育、為學生、為生命的真愛組合而成的套餐,端上桌面,有請關心教育、懷抱理想、並熱愛生命的讀者諸君細細品嚐。 「起向高樓撞曉鐘,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明.王陽明〈睡起偶成〉)作者改取輕輕的「敲」,以《起向高樓敲曉鐘》為書名,因為他天真的相信,今天太多假性昏睡、裝聾作啞的人,只要聽聞輕敲的晨鐘,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就會升起一陣陣的悸動。作者忝為杏壇小園丁,長久以來,在這塊園地上,與師生為伍,培德育才,竭心盡智,總是全力以赴。看到一棵棵的樹苗,長成高聳入雲的參天巨木,那真是生命的喜悅,也是作者一向的堅持與憧憬。幼小的心靈,需要大人呵護,循循善誘,持之以恆,教育的愛才能在這個世界暢遂滋榮,並不斷擴展。 吳校長在自序中寫到: 「教育是精神的國防,是衡量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指標。所以『教育改革』是今天世界共通的語言。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國民,為了造就一代勝過一代的人才,每個國家地區無不以更關注教育,更支持教育,更改革教育,作為增強其競爭力最基礎的建設。從『教育改革』看『教育鬆綁』,筆者的見解是宜鬆卻仍被綁者,就要鬆其綁,使之更富彈性,更具多元,更能發揮創意;反之,宜綁卻已見其鬆者,就要綁其鬆,以保教育品質免於滑落,以維教育倫常於不墜。鬆其不宜綁者,固然是改革;綁其不宜鬆者,一樣也是改革。改革的真諦應該是改革之後比改革之前更符合大家的期待。……是以,鬆教育之綁是教改,但絕不等於教改成功。此從廣設高中大學、中小學教科書全面開放、技專院校幾至無限上綱升格等等教改措施所衍生的一些負面效應,乃至今日校園師生在為人、處事及治學態度上欠缺嚴謹,道德責任之不敵私慾功利等,都可看出問題的端倪。」 本書承蒙教育部黃前部長榮村、前教育廳陳廳長倬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吳局長清基等人為之序,並為佳許及勉勵,令作者點滴在心,銘感五中。 吳清基先生於序中言及:「《起向高樓敲曉鐘》一書作者吳正牧校長以喜悅的心、無私的愛、豐沛的熱誠、堅定的理想、始終如一且永不放棄的教育情懷,以杏壇園丁自居,信守教育承諾的生命軌跡。對學生細心呵護、循循善誘、助其成長、導其求真行善惟美;對老師關懷尊重、合理規範、鼓勵進修、促其專業發展與自主;辦學採人性化企業經營,提升教學與行政績效、追求教育品質與教學創新、兼顧培德與育才、兼重科技與藝文,全心全意的為營造優質的學校環境、型塑人性關懷的教育文化、締造精緻創新的教育活動、塑造卓越的學校教育團隊,以確保學生受教權益、提升學生學習成就而奉獻付出。」 黃榮村先生的序則提到:「這本《起向高樓敲曉鐘》,在我看來這是一位真誠的杏壇園丁,充分表達了他對教育的愛與情,並且在敲完曉鐘之後心中有夢,正在起造一座更大更寬廣的教育高樓。吳校長也是一位敢言直言的人,他對教改與教育的本質見識不凡,像倡議『德育第一,五育並進』、『教改應以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育品質為首要之務』等項,都是今日甚為珍貴的教育情懷。」 陳倬民先生嘉許此書:「在讀完這冊《起向高樓敲曉鐘》之后,我內心有著無比的興奮,我個人過去在從事教育及教育行政工作時,將教育定位為:『增加受教者的心靈彈性』,正是心靈地圖中『愛』的定義:『滋養個人和他人心靈成長,進而擴充自我的意願。』吳校長以愛及情來貫穿全書,實具有教育家的風範。」 此書是校長、教師、學生、及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值得仔細品味的一冊好書。 期望這本書的發行,帶動各級校長能領航教育新象、教師能創意耕耘教學、家長能合夥教育發展、學生能歡欣永續學習;期盼所有關心與從事教育工作的夥伴們一起逐夢踏實,攜手共行。
作者簡介
吳正牧 台灣桃園人,1947年生 學歷 大園鄉溪海國小、省立武陵中學、省立臺北師專、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 中小學教師、空大兼任講師、花蓮、苗栗、桃園縣政府教育局督學、桃園縣政府教育局社教課長、桃園縣立文化中心(今文化 局)首任主任、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教育科科長、台灣省教育廳台灣書店總經理、國立中壢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長。 考試及格 普通考試普通行政人員、乙等特種考事人事行政人員、分類職位第七職等特考教育行政。 現職 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校長 著作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1994年5月) 《與書共舞》(1995年7月) 《人文實驗》(1995年7月) 《小節》(1995年8月) 《師說心語》(1999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