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學思並重 慎思明辨
文化是人類群體生活的表現,包括所有的思想和行為的總和。民族之存在,必有其獨具的文化,沒有獨立的文化就不能稱為一個民族。文化無所謂野蠻或文明,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應該受到尊重。任何民族的文化,必定有獨具的優點,但也有先天的缺陷。作為知識份子,有必要去思攷和瞭解,培養出獨立評判的能力,否則將難免人云亦云之譏。不可囿於一見,因人廢言,也不該盲目捨己從人而漫不知擇。盲目吹捧,或是存心誣衊,都不是道理。
歷史真相祗有一個,卻往往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和相互矛盾的解釋。由於各人所獲得的資訊不同,才會造成這種混亂的情況。因此,取得可靠的資訊,是作出正確解釋的先決條件。本書的目標就在為讀者提供這類資訊,作為共同討論的平臺。
中華文化的反思 自 序 II 目 錄 IV 第一章 認識文化 1 緒論 2 文化的層次 3 文化的特性 3 第二章 中華思想的源流 5 延綿不斷 6 女男平等 6 夷夏之辨 7 道通天地 8 民為邦本 9 第三章 歷史的故事 11 五經皆史 13 編史的困難 14 歷史小說不是歷史 16 史書的體例 17 編年體史籍 18 紀傳體史籍:正史 20 正史以外的史籍 28 第四章 中華文化的特質 31 中外文化不同 32 周公建立的重要制度 33 宗法社會 家庭為主 齊家治國 一本同根 34 一夫一妻 法定名份 妻妾差等 嫡庶嚴分 35 人倫肇始 尊親主導 門當戶對 媒妁仲介 35 保障女權 法有明文 風俗習慣 影響特大 36 人本思想 本固邦寧 38 士族治國 秀才精神 39 敬天法祖 安份守己 40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41 仁與禮互為體用 42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42 皇朝和帝國的不同 43 藩國和殖民地的區別 43 第五章 最有爭議的舊傳統 45 吹散歷史迷霧 46 愚忠愚孝 46 黃金屋和顏如玉 48 小腳和鴉片 49 不人道的太監文化 50 正解「刑不上大夫 」 51 父母在 不遠遊 53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54 皇帝和宰相的權力消長 55 傳統帝王的權力 56 古時聖旨要丞相副署 57 皇帝侵權 58 何不食肉糜 58 順天應人的革命 59 清朝的中樞機制 59 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 60 明清科舉「進士科」考試流程簡表 62 科舉上榜 光宗耀祖 63 焚膏繼晷 皓首窮經 64 繁刑苛政 民命卑賤 65 讖緯必驗 宿命之論 67 仁義為表 口號治國 67 內政窳敗 肉腐蟲生 68 第六章 明清政治文化的特點 71 「中國兩千多年來積弱不振」的論調是誤導 72 極權專制的明清皇朝 73 滿清初期的種族心結 76 聰明好學的康熙皇帝 77 愛新覺羅玄燁〔一六五四|一七二二〕77 康熙同時的俄國統治者 78 國家政策方向決定未來興衰 79 第七章 近世中國衰敗的主因 81 愚 閉關鎖國 妄自尊大 82 禁止向海外發展 82 明清的海禁 82 教育不普及 易受愚弄 盲目附和 輕從謠言 83 靠天吃飯 安土重遷 滿足於現狀 欠缺開創力 84 弱 東亞病夫 積弱不振 84 吸食鴉片難以自拔 國民體弱無可用之兵 84 不鼓勵貿易或開墾 國庫空虛無可用之銀 85 私 權謀算計 一族之私 86 首崇滿州 萬世一系 86 獨裁統治 人人為我 88 循情枉法 一家之私 89 血緣為親 情重於法 89 私己輕公 貪污自肥 90 雍正創設「養廉銀」91 「永不加賦」的後果 92 第八章 從天朝上國墜到次殖民地 93 馬可孛羅所見的元帝國 94 明代的世界地位 96 鄭和航海的貢獻 97 王守仁的學說 98 李時珍和徐霞客 99 徐光啟和利馬竇 99 保護朝鮮的義戰 101 乾隆時馬戛尼印象中的大清國 101 鴉片戰爭的深遠禍害 104 販售鴉片的厚利 104 林則徐的禁煙手段 105 貿易戰肇因是鴉片 106 南京條約的不良示範 107 第一次英法聯軍 107 第二次英法聯軍 108 火燒圓明園 109 北京條約 109 辛酉政變 慈禧竊國 110 內外煎迫 民不聊生 110 自強運動〔同治維新〕師夷之長以制夷〔一八六一|一八九五〕 112 魏源的海國圖 志112 曾國藩的遠見 112 洋務建設開通了往現代化之路 113 李鴻章的水師 114 人云亦云話甲午海戰 115 中日艦隊比較 115 中日海戰前奏 115 黃海大戰 115 日本魚雷艇夜襲 116 自困劉公島 116 敗戰檢討 116 馬關條約的惡劣影響 119 義和團和八國聯軍 121 天津教案的危機 121 義和團的扶清滅洋 122 光緒百日維新失敗收場 123 慈禧頒詔戰世界 〔一九○○〕亡國前的最大災難 124 辛丑條約 125 清末立憲的鬧劇 126 第九章 認真檢視歷史 正確看待史實 127 傳統與現代並不衝突 傳承和創新可同時並進 128 文化信仰不同於宗教 中華文化卻包含宗教成份 129 「人本理念」和「宗教信仰」的異同 130 傳統文化的源頭是一個「情」字可以概括 131 立國的根本是理性的人道精神 132 有亡國 更有亡天下 132 劣祖劣宗不肖子孫 132 中華特產的「貳臣」 133 家族重於國家 133 第十章 革新的努力方向 135 近世西方文明受中華文化的影響 136 「中國沒有音樂」 136 文官制度和科舉考試 138 近世歐洲啟蒙時期的思想 138 中華文化是交流融合的結晶 139 海匯百川 有容乃大 139 昨死今生的覺醒 捨我其誰的豪氣 140 「淺碟式」大雜燴文化 142 自我作賤 142 知已知彼 144 邯鄲學步 144 捨己從人 145 蜜蜂少 蒼蠅代 145 濫用自由 唯我是尊 147 「程序」與「正義」 147 結黨營私 形同幫派 148 金錢至上 錢權勾結 149 重建自信心 恢復榮譽感 149 改變從我開始 從現在做起 150 加強歷史文化教育 在物質層面加入精神要素 150 完善兒童教育 150 身教重於言教 151 增進人文素養 151 世界性的瘟疫 富裕病 152 大眾傳播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154 理想社會的藍圖 155 舉賢任能廓然大公 155 徒善不足以為政 155 徒法不能以自行 156 重情尚義 待人如己 157 放眼天下 胸懷世界 157 第十一章 天道酬勤 159 早慧的中華文明 160 現代版的「杞人憂天」 160 把握每一分鐘 161 自信自重 不作賤自己 162 注重禮儀 發揮公德心 164 尊重女性是做為紳士的第一步 164 整飭儀容是自尊尊人的基本功 164 注重公德是推己及人的處世方 165 平等對待 利己利人 165 自由民主必須有理性的基礎 166 誠信是普世價值 167 基於「人本理念 」 發揚「人道精神」 168 自由不僅行為自主 更要心靈的灑脫 169 以道德為尚 期臻於至善之境 169
作者簡介 毛文熊
祖籍江蘇宜興,一九四三年出生于西昌。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留學美國,獲俄亥俄州哥倫布城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曾任臺灣師大生物研究所副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任職。幼承庭訓,於經史多所涉獵,退休後曾編著「中華文化基因」〔蘭臺2005出版〕扼要闡述先秦諸子思想,說明中華文化的根源。「中華文化的反思」是從歷史中看傳統文明的興替,並倡議振興自強之道。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