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一本將東亞地區視為國際電影製作、貿易與商業新興中心的專書,並提供一系列深入且詳盡的個案研究與觀察,例如《臥虎藏龍》、《無間道》系列、《英雄》、《無極》、《夜宴》等。在兩岸三地的電影之外,本書也分析了在東亞電影業界佔重要地位的南韓電影,如《魚》與《太極旗生死兄弟》;並以日本做為典型的範例,探討對電影產業影響甚大的兩項因素:電視與錄影帶。
透過這些個案研究,兩位作者觸及了相當廣泛的議題,包括:電影政策、類型、明星、共同製作以及行銷。進而展示日本、南韓、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等地的影視產業如何克服90年代的金融危機,重新成為重要的產業與文化力量,並在面臨全球化資本主義時代的艱難挑戰時,做出有力的回應。期望能藉由全面性的觀察與探討,呈現出東亞影視產業的樣貌,並由此找到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將東亞電影及電視產業進行全面性整體分析的中文專書。
2.列舉各國影視產業的個案研究之外,並將東亞視為一個整體區域,進行觀察與討論;分析及資料均相當完整、全面。
3.議題除包括電影、導演、明星外,更涵蓋政策、製作及行銷等實際操作層面,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葉月瑜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理論研究博士,目前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華語電影、電影音樂及亞洲電影工業。英文著作包括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與戴樂為合著,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8;中文版即將由書林出版)、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與魯曉鵬合編,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5;本書獲選美國圖書館學會刊物Choice「2005最傑出學術著作」之一);中文著作包括《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遠流出版社,2000)等。
戴樂為 Darrell William Davis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博士,目前任教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媒體電影戲劇學院。著作包括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 (與陳儒修合編,Routledge出版社,2007)、Picturing Japaneseness: Monumental Style, National Identity, Japanese Film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96)。
譯者簡介
黃慧敏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電影研究碩士,現任職於國家電影資料館,並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擔任兼任講師。合譯有《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遠流,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