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告訴讀者面臨慢性疾病時,應該如何因應心理與身體的變化,作者東妮.伯恩哈德在經歷疾病過程的苦痛中,臥床撰寫出的親身經歷的生病經歷與如何調適的心情。
本書不受限於生病的人才適合閱讀,也提供給照顧者、對慢性病歷程有興趣的人、對信仰佛教有興趣的人都能從中得到生命的啟發,領略作者的生命故事。
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生病的經過,細微至生活的種種不便,真實的心裡轉折表露無遺。生病的人看了也許會心有戚戚焉,照顧者如作者夫婿也會對於親人病況的改變感同身受。作者的文字流暢好讀,就像在閱讀故事般輕鬆,作者以細膩的自述口吻,讓讀者感同於她的心境。
作者所罹患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在臨床上尚未有明確的罹病原因,通常患者多為女性,長期受疲勞倦怠所苦,生活壓力大且疏於調適,是現代生活文明病之一,這個疾病故事特別能夠吸引這種潛在生活型態的讀者。
東妮.伯恩哈德原本在加州大學達維斯分校擔任法律系教授,2001年,正當她工作20週年,決定與夫婿一起到巴黎來一場紀念旅行;抵達之後之後卻罹患感冒,並因症狀輕微而未立即就醫,以致病發成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本書即是她回顧疾病發生後近十年,在身體無法復原的狀況下,躺在床上逐字寫下她受到佛教與心靈啟發的疾病歷程。
回到美國後,趁著尚未開學前,她前往靈修中心進行靈性治療,結果她的病從急性轉變為慢性,在還沒有理出頭緒之時,因而開始記錄自己身體的變化。然而,病況時好時壞,許多以為能按照時程進行的事情,例如:學校開學上課,因為身體不勝負荷而延後,只能按著身體能承受的狀況調整授課時間。
這些過程中,作者持續嘗試各種檢查,也不刻意表露自己是病人的事實,並質疑「怎麼可能是我?」當確定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之後,作者才同時藉由佛法,體認到自己必須學習如何與疾病相處的事實。
本書特色
1、作者以切身經驗分享罹患慢性病後,從佛法中,了解對生活和生命的體悟。 2、用簡單易懂的方法,解釋佛家思想,更容易閱讀,也貼近讀者。 3、不單針對患者本身,對照護者的心理感受也有描寫、提及。 4、給忙碌於工作與生活中的人們,自我警惕的書,提醒讀者拿捏生活與健康之間的標準。
作者簡介
托妮.伯恩哈德(Toni Bernhard)
1982年從加州大學達維斯分校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後,便在母校取得教職;22年的任教期間,有6年擔任學務長一職,一直到罹患慢性病後才退休。1992年,開始研究並修行佛法;在患病之前,曾參加過多次禪修、閉關,並與先生在達維斯共同帶領禪修會。2001年在巴黎旅遊途中生病,醫生們最初診斷為急性病毒感染,但至今仍未痊癒。
目前和先生東尼,以及愛犬羅斯提住在達維斯;可於www.howtobesick.com網站上與他們互動。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愛閒靜,好鬆柔,喜相應,樂山水。曾譯《森林中的法語》、《佛陀的聖弟子傳》、《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觀呼吸》、《快樂來自八正道》、《禪悅》、《一心走路》、《佛教基本通》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