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是一本重新設定規模文學的理論書,有別於坊間同類型但僅止於複製舊話題的著作。內裡從不問「文學是什麼」而改問「文學可以成為什麼」開始鋪展論述,當中有新的文學限定和相關的全面性理論建構以及對文學的未來略做預期等,合而構成一套可以新人耳目且高效率的文學理論;而借鑑它,則有助於文學寫作、接受和傳播等的再造風潮。
作者簡介
周慶華
臺灣宜蘭人。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博士,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出版有詩集《蕪情》、《七行詩》、《未來世界》、《我沒有話要說——給成人看的童詩》、《又有詩》、《又見東北季風》、《剪出一段旅程》、《新福爾摩沙組詩》、《銀色小調》、《飛越抒情帶》和散文小說合集《追夜》,以及學術著作《詩話摘句批評研究》、《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文學圖繪》、《臺灣當代文學理論》、《語言文化學》、《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佛學新視野》、《兒童文學新論》、《新時代的宗教》、《思維與寫作》、《佛教與文學的系譜》、《文苑馳走》、《中國符號學》、《作文指導》、《後宗教學》、《死亡學》、《故事學》、《閱讀社會學》、《後佛學》、《文學理論》、《後臺灣文學》、《創造性寫作教學》、《語文研究法》、《身體權力學》、《靈異學》、《語用符號學》、《紅樓搖夢》、《走訪哲學後花園》、《語文教學方法》、《佛教的文化事業——佛光山個案探討》、《轉傳統為開新——另眼看待漢文化》、《從通識教育到語文教育》、《文學詮釋》、《反全球化的新語境》、《語言符號學》、《華語文教學方法論》等。
序 i
第一章 文學是什麼 1 第一節 誰在限定文學 2 第二節 限定文學的形上因緣 6 第三節 文學被限定後的實際樣態 11
第二章 文學可以成為什麼 19 第一節 文學終究要轉成可以成為什麼 20 第二節 文學可以成為什麼本身的價值選擇 23 第三節 相關選擇的強與時俱進性 28
第三章 文學成為什麼後的開展 37 第一節 新的文學限定 38 第二節 全面性的理論建構 43 第三節 預期文學未來學 53
第四章 文學的類型與審美 57 第一節 類型作為一種審美對象 58 第二節 可以有的詩類型及其美感形態 66 第三節 可以有的小說類型及其美感形態 75 第四節 可以有的散文類型及其美感形態 83 第五節 可以有的戲劇類型及其美感形態 92
第五章 作者與讀者的辯證 103 第一節 從作者到隱含作者 104 第二節 隱含讀者對讀者的召喚 108 第三節 隱含讀者與隱含作者的辯證關係 114
第六章 寫作與接受的機制及其流變 119 第一節 寫作與接受的機制 120 第二節 寫作與接受機制的前現代模式 125 第三節 寫作與接受機制的現代流變 134 第四節 寫作與接受機制的後現代流變 143 第五節 寫作與接受機制的網路時代流變 171
第七章 文學傳播的生態觀念 183 第一節 傳播的系統性生態 184 第二節 文學生產的心理與社會背景 189 第三節 文學傳播管道的網狀組織 194 第四節 文學回饋系統的多元化 201
第八章 文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建制 207 第一節 文學政治學 / 意識形態與權力意志 208 第二節 文學經濟學 / 工具化與產業化 213 第三節 文學宗教學 / 神祕性與崇高性 218 第四節 文學酷異學 / 性別與族群 225 第五節 文學哲學 / 後設性與基進性 231 第六節 文學文化學 / 詩性思維與情志思維 237
第九章 文學究竟還能成為什麼 251 第一節 資訊文學化 252 第二節 熔鑄古今中外文學出新體 256
參考文獻 261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