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阿美族高砂義勇隊員的戰場經歷,與後代子孫重返戰場的故事。
我會努力地以我的方式, 尋找逐漸消逝的歷史記號, 尤其是追尋那些被困在南洋戰場上, 回不來的高砂義勇隊阿公的靈魂。 阿公當年莫名其妙地被帶到這個陌生叢林,靠著運氣與山林智慧,幸運地存活下來,成為生命中一個重大的烙印。而這個被時代銘刻的印記,又隨著身上的血液與記憶,流到了乾爹與一凡身上,並傳染給我,使得我們有機會帶著這個歷史記號,在六十五年後,重新踏上阿公極可能曾經在那一片叢林中走過的路。
時間與空間的交錯,讓那個時代的阿公和這個時代的我們,穿越都蘭與新幾內亞的距離,不再是只有從上到下,或點對點的線性關係,而是如同蜘蛛網般地交錯在一起。
—蔡政良(Futuru)
這是一趟追尋之旅,連結了1943年高砂義勇隊成員洛恩—吉村務與2009年都蘭阿美族阿公洛恩—高仁和的生命歷程,也連結了都蘭與新幾內亞在面對現代資本與觀光風潮席捲時,同樣的宿命與困惑,並喚醒幾乎已被意識形態所掩沒的、關於高砂義勇隊的歷史記憶,迎回飄蕩在異地的魂魄。
本書特色
1. 結合「近真實小說」與旅行∕報導文學的書寫,跨越時空,連結1943年與2009年,連結台灣高砂義勇軍與都蘭阿美族人,連結台灣與新幾內亞。
2. 喚醒被掩沒的、有關高砂義勇軍的歷史記憶。
3. 從人類學角度,帶你飽覽不同於觀光視野的新幾內亞風情。
作者簡介
蔡政良(Futuru)
1971年生,新竹客家人,因著一些特殊機緣,誤打誤撞地闖入都蘭阿美族的生活圈,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記錄阿美族人的生活文化。之後,他認都蘭阿美族人kapah(漢名林昌明)為乾爹,獲得阿美族名Futuru,也加入「拉中橋」年齡組,都蘭成為他另一個家,個人認同也從此流動於新竹客家人與台東阿美人之間。
喜歡旅行、電影、閱讀與各種戶外活動,興致來時也喜歡作菜,帶著點放蕩不羈的形象與行事風格。
曾經是河左岸劇團的成員,也曾經擔任科學園區半導體公司的訓練副理。2010年取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也是民族誌影片工作者。曾獲美國人類學會東亞人類學會大衛普拉茲媒體獎,第三屆生命永續獎。
紀錄片作品有《回來是土地肥沃的開始》(2001年)、《阿美嘻哈》(2005年)、《從新幾內亞到台北》(2009年)、《新大洪水》(2010年)。著有《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2009年,玉山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