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納爵雖然誕生在公元一四九一年 , 但堪當稱得上是一位現代聖人。他創立的耶穌會至今仍站在教會的最前線,做她的前鋒與哨兵;他的靈修方法透過著名的「神操」至今在全教會仍有深刻廣遠的影響。他為耶穌會士所寫的會憲對後期的修會發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石。可以說即使在今天,他還很活躍地生活在教會中。一般人都曉得聖依納爵出身軍人,文學根柢有限,晚年體弱多病,對會務又異常忙碌,講的道理固然不少,著作料想不會很多。殊不知他寫的東西實在不少;除了「神操」、「會憲」以及呈遞教宗請求批准耶穌會的「會典綱要」等重要文獻外;尚有留傳至今的書信六千八百一十三封之多,失落者尚不知凡幾。
那麼,這些信都是他親筆寫的嗎?有些是他親筆寫的,大部分則是假手祕書寫的。不過讀者不要誤會,所謂由祕書寫,也是經聖祖口授;或者至少授以大意,寫後又必須交他審閱,仔細修改,然後才請人繕寫寄出。十分慎重,絕不馬虎,每封信幾乎都由他親筆簽字,所以真正都算是他寫的信。
至於書信往還的對象,可說各階層的人都有;上至教宗、國王、樞機、主教,下至修士、修女以及普通教友,不過大多數則是耶穌會會士。自一五二四至一五四 0 年只有三十來封信。但自耶穌會奠定之後,發展極速,事務自然日繁,來往的書信也就更多了;這裡建立會院,那邊辦學校,或要求派遣會士去印度等地傳教等事宜,幾乎每日有書信來往,可說是應接不暇。此外,最使他關心的是選擇適當的會士擔任省長、院長、初學神師及學校教職員,用心栽培熱心而堅強的會士,因此大部分書信旨在解決困難,指示方針、安慰憂苦、責備怠惰者、節制狂熱者;總之一句,答覆問題的信佔大多數。
耶穌會初興,好似剛栽種的小樹,需要常灌溉施肥或剪削駢枝,因此每日都有書信寄出,而且所談之事皆甚重要,絕非空泛應酬的辭令;每封信他必細心閱覽修改,字斟句酌,甚至有時修改膳本數次方始寄出。
這些書信無論是指引正途、解釋問題、糾正錯誤、鼓勵精神 ...... 都是為天主的「 愈大光榮」。天主首先是「我們的造主和救主」,全能全知,至公至義 ...... 這都是公教傳統的信條;但在依納爵的筆下,卻按所談問題的不同,常顯示不同的意味和反響。對氣餒的傳教士,他便強調天主是「萬善的根源」;對患病者,他便稱天主是「健康和生命,富於仁慈,緩於發怒」;總之一句:他堅固弱者,安慰憂者,開敢愚蒙,隨機應變,一切都是為了使人更加愛慕侍奉天主。所以書信雖然是針對個人、各個不同問題而寫,雖然已事過境遷,但為現在的讀者仍具有同樣的益處。
從本書所選的這六十一封書信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依納爵榮主救靈的熾熱心火。他的明智灼見,他對屬下的愛護,他對人的熱誠等等,在本書中流露無遺;他的諄諄訓誨,值得我們玩味再三。
作者簡介
聖依納爵(S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年生於西班牙羅耀拉,出身貴族,先後充當朝臣,然後從軍。1521年在邦布羅納對抗法國軍隊戰役中受傷,臥床療養期間,經歷了深度的皈依,熱切期望追隨基督芳表,退隱茫萊撒,生活於神修體驗中,感受靈性與神秘的恩寵,並將其中精華部分加以記錄,就是《神操》的初稿。前往聖地朝聖,及先後在西班牙及巴黎潛心讀書時,召集初期同伴,特別在巴黎研讀神學,奠定耶穌會的第一塊基石。1537年在威尼斯晉鐸;同年前往羅馬,1540年與同伴創立耶穌會,1541年被選為第一任總會長。為重整十六世紀的天主教會,為革新教會福傳活動,在各種使徒工作中,提供了大力的援助,1556年在羅馬逝世。1622年與聖方濟?沙勿略(薩威)同被列入聖人行列。依納爵以他對教會的忠誠與革新,福傳工作的推動,對社會邊緣者的牧民關懷,教育上的投入,及獻身於「愈顯主榮」,受人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