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台灣人敬愛的「日本之心」
台灣人繼承的「日本精神」
戰後的日本人為什麼失去「武士道精神」?
沒有武士道精神就不可能有日本的近代化
現在的「否定傳統」將使日本滅亡
人類最高倫理道德的「日本精神」與最低的「支那人本性」
中國人的「詐」和日本人的「誠」
中國人在日本的犯罪事實
台灣人因日本人而對現代化大開眼界
在台灣文化中生根的「大和魂」
台灣精神的核心是日本精神的「努力」
台灣原住民和日本人因武士道精神而產生共鳴
親日派台灣人受到悲哀的誤解
第二章 遺留在台灣經濟產業上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反而是經營台灣時被榨取的對象
台灣沒有日本的統治就不會有發展
除中國和韓國外,東亞約有九成國家親日
日本將「經濟體制」引進台灣
台灣商業因日本商人的貢獻而飛躍發展
具「為人類為國家」使命感的日本商人
海上大商人平田末治發現群島
台灣經濟因戰後國民黨的進駐而破壞
台灣經濟因日本遺留下來的「士魂商才」而復甦
繼續支撐台灣新舊財閥的武士道精神
第三章 大和魂開拓出台灣博物學
台灣山岳地區於二十世紀初期之前是世界最後秘境
日治時代之前的台灣調查殘缺不全
跨越死亡威脅、向探索台灣挑戰的日本研究人員
超越歐美研究成果的動物學家
對台灣農業生產有所貢獻的昆蟲學家
來自東京帝大的三位學者
功績涵括植物學、林業和有用植物栽培
日本研究人員留下前所未有的台灣博物誌
富有勇氣和冒險心的日本學者的武士道精神
第四章 教導台灣人「美之心」的日本人
對無緣接觸美術的民眾進行教育的伊澤修二
台灣美術之父的石川欽一郎
描繪台灣風土的鹽月桃甫
扎根台灣的木下靜涯和鄉原古統等東洋畫家
台灣民俗版畫的第一人──立石鐵臣
建立台灣手工藝教育基礎的山本鼎
帝展中獲獎的台灣美術家──黃土水和陳澄波
日本人將「美之心」散播在台灣
第五章 在日本時代中誕生的台灣文學
日治之後文學界出現新風氣
以漢詩和台灣人交流的日本知識份子
自漢文變成日文的台灣作家
與民族運動結合的台灣新文學
與日本同調且成熟的台灣文學
本的和歌和俳句至今仍受喜愛
台灣文學界在日治時期相當活躍
戰後封筆的台灣作家
第六章 中國人破壞日本人建立的共通語言
沒有日語就沒有今日的台灣
近代民主國家不可欠缺的文字和語言
日治之前台灣的語言相當混亂
台灣和中國的語言世界都有斷層
日語成為台灣最初的共通語
致力於台灣話的系統化和近代化的日本人
東亞的現代用語幾乎都是日本製
溶入台灣話之中的日語
戰後日語也繼續流入台灣
武士道的符號也成為台灣人的常用語
第七章 捏造台灣史的中國人
追求史實的日本人和捏造歷史的中國人
中國想創造「一個中華民族」的理由
中國捏造台灣史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的歷史證據
中國正史有「台灣屬於日本」的記載
滑稽的「台灣人和中國人的同祖同源說」
科學已證明「台灣人和中國人是不同的人種」
自稱「中國人」就是一種區別意識
迎合中國政府捏造歷史的日本人
戰後越來越嚴重的歷史扭曲
第八章 台灣管轄權的歷史真相
台灣過去真的是倭寇的巢穴嗎?
發現Ilhas Formosa的葡萄牙人
日本、荷蘭和西班牙爭奪無主之地的台灣
中世紀的日本人和中國人對台灣有不同的認知
日本在十七世紀初遠征台灣
西歐國家因濱田?努易茲事件而知道日本的存在
台灣再度被遺忘兩百年
十七世紀之前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人
第九章 重新再認識「台灣人」
台灣文化迥異於中國文化
台灣的文化土壤和中國不同
未來取向的日本文明正在台灣扎根
文化共通性緊密連結台灣和日本
台灣和中國自有史以來就處於對立狀態
選擇做為日本人的台灣人
日本人給予的「台灣人意識」
剝奪國家和國民意識的「和平愛好者」
策劃阻止李登輝訪日的日本學者與政治家
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