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邱毓斌 另一種轉型正義: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 (7826) 樂生院將是一個反省與反思的機會,可以稱為「社會的轉型正義」,而唯有社會部門的持續眾聲喧嘩,才能使國家退讓,正義的曙光得以早日乍現。 崔衛平 為甚麼沒有春風吹拂大地:中國八十年代人道主義論戰(19390字) 王若水重提人道主義,不是對於資本主義的繼承。相反,他首先繼承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從而提出對於自己所處“社會主義社會”及其意識形態的批判。 鍾喬 東亞民眾戲劇的另類視野 (9900) 東亞甚或亞洲的概念,是另類全球化的一個環節。東亞民眾戲劇亦已隨之進入創造另類全球化的狀態了!這樣的狀態,伴隨的是一種文化、政治及意識形態的緊張感。
鄉土、本土、在地:鄉土文學三十年
楊照 為甚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 (9422) 「鄉土文學論戰」中有兩個最核心的價值,而「文學」並不在其中。一個核心價值是「現實」,另一個核心價值則是「農村」。 邱貴芬 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 (10934) 「在地化」與「多元主義」是鄉土文學論戰最大的建樹。……(但是)在地性論述發展的副作用,呈現一種「往內鑽研」的遠重於「往外學習」的文化格局。 呂正惠 我的接近中國之路:三十年後反思鄉土文學運動 (10949) 鄉土文學論戰已過了三十年。這三十年是我一生中最艱苦、但也最寶貴的三十年。最艱苦,因為台灣像我這樣想的人太少了;最寶貴,因為我摸索出自己的歷史觀。
王震邦 兩岸史學與史家:羅志田訪談(19508)
史學研究者致力於理解異時代的「他人」。嘗試與不習慣的社會行?「共處」,或與觀念不同的群體「共處」,恐怕是兩岸文化社會生活中不得不經之路,而長期與「他人」交往的史學可以提供很多借鑒。 貝嶺 天空已不再:紀念蘇珊桑塔格(16772) 這篇獻給她亡靈的文字,這篇生者緬懷逝者,追憶逝者教誨著生者的文字,是生者被喚醒的責任──按逝者生前對你的期望去做,讓逝者的精神在你身上再生。 羅逖 托洛茨基與野蘭花:我的自述 (12903) 在正統派和後現代主義派的眼中,我都是不可靠的——因為我認為正統派在哲學上是錯誤的,在政治上是危險的;後現代主義派在哲學上是正確的,但在政治上卻是愚蠢的。 ──單德興 羅逖訪台始末:一個思想傳播的個案記述 (3470)
思想狀況
周保松 我在香港:一個人的新移民史(14562) 我是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跨過羅湖橋的。跨過去的時候,並沒想過後來種種。現在回過頭來,又顯得有點欲說無從。外面正是十年回歸大慶,我卻獨坐一室,茫然地整理個人的移民史。 許德發 華人、建國與解放:馬來西亞獨立50週年的再思考 (8710) 在解放運動向建國運動轉化的過程中,馬來西亞華人與其他少數族群遭遇了挫折和災難。但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多元化已經無可挽回。馬來民族主義者最終必須面對這樣的客觀事實。 唐小兵 底層話語與大陸知識份子的內部分裂 (7561) “底層”問題不僅是一個底層如何被表述的學術問題,也不僅是知識份子如何為底層代言的道德問題,它還涉及了當代中國知識份子如何處理自身在道德與政治的夾縫中的困境。 金雁 後共產主義社會的現代、前現代、後現代困惑 (8804) 東歐知識份子接受的不是當年西方反專制時的近現代文化,而是對現代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後現代文化」。後現代的思想武器,能否解決轉型期面臨的種種難題,乃是東歐人的困惑。
思想鉤沈
嚴搏非 戲劇兩則(2626) 紐約的林肯藝術中心正在演一個話劇,非常好看。話劇叫“烏托邦彼岸”,整部戲演完要將近11個小時。這是部關於“革命”的戲劇,它寫了整個十九世紀俄國的思想風暴…… 李有成 傑克倫敦 (4141) 傑克倫敦在一九○二年抵達倫敦,化裝成流浪漢,一身襤褸,混跡倫敦東區七週,每天與三餐不繼的貧苦工人和失業大眾為伍,嘗試了解他們的生活窘境……
新書序跋
趙鼎新 社會運動研究的問題意識:《社會運動和革命:理論更新與中國經驗》台灣版前言 (5723) 套用在美國問題意識下所產生的社會運動理論,來分析中國的社會運動,勢必會有很大的局限。正是在這不適應的緊張下,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了我的問題意識所在。
173139
思想采風
劉俊麟 布萊克本論布希亞(2110) 陳瑋鴻 英國馬克思主義(3838) 鍾大智 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去世(4277) 183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