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7762917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优惠价 |
RM34.80 *
|
作者 |
戴萬欽
|
出版社 |
時英
|
出版日期 |
2007-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長期以來台海兩岸關係的互動,基本上是在外在國際格局制約下暨雙邊內在政經社會需求中,實力對比的體現與互動模式的磨合。展望2007年中共對台政策暨兩岸關係之互動,北京除了對內全力做好中共「十七大」的召開外,在兩岸關係上,則將今年視為遏止法理台獨的關鍵年。展望2007年兩岸在各自受制於內在政治與社會的高度制約下,欲在政治關係互動上想要有所進展鮮非易事,唯一可以思考的大概是在政治關係僵局下,兩岸經貿與社會交流(客貨運包機的定期化與大陸人民來台觀光)能否進一步開展自是備受關切。
911事件後,布希政府忙於反恐和伊拉克戰爭,對拉美的關注少了,注意力也只集中在打擊毒品走私、打壓軍事強人,適逢拉丁美洲的左派週期,民族主義又再一次被喚醒,等到美國突然回神要倡導美洲合作,高喊美洲整合時,為時已晚,布希在美洲高峰會上碰了一鼻子灰,被查維茲帶頭的左派勢力抨擊得體無完膚 。反觀中國,不但不干涉拉美內政,還積極幫助許多國家進行基礎建設,自2004年胡錦濤訪巴西以來,中國的幾位高層領導人這幾年來先後前往拉丁美洲訪問,足跡加起來幾乎遍及各國,其間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奠定了中國與拉美合作的基礎。
北京拉攏拉美國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台灣,大陸急於讓台灣從地緣政治的地圖上消失。中國大陸與中美洲國家的貿易關係持續強勁成長,創下新歷史紀錄。經貿利益動搖台灣傳統外交板塊,並腐蝕各國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誘因與利基。 |
|
|
|
|
|
|
|
|
|
|
|
|
|
|
目錄
中國和拉丁美洲的合作與挑戰 熊建成
台灣與馬來伊斯蘭世界關係建構之思考 林長寬
拉丁美洲的轉型正義 向 駿
2007中東歐國家政經發展及其與台灣關係 鄭欽模
歐盟與台灣:促進雙邊關係的多軌策略 張福昌
評估胡錦濤2007年3月莫斯科之行 戴萬欽
LATIN AMERICA IN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AIWAN 白方濟
美日如何衡量馬英九與謝長廷 陳一新
2007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展望 張五岳
台灣特殊外交面臨的困境與正常化的展望 郭秋慶
台灣在中美洲的外交困境 宮國威
台日關係的本質 蔡錫勳
2007年台灣與日本關係的問題與展望 胡慶山
東協自由貿易區與台灣經貿關係之分析 陳鴻瑜 |
|
|
|
|
|
|
|
|
|
|
|